《資管新規》實施以來,保本保收益的銀行理財產品已經成為過去式。在充滿不確定性的今天,重視資金安全的投資者們把目光投向了理財型保險。
過去兩個多月,資本市場波動很大,連一向被認為是最穩健的銀行理財產品也沒能抵擋住動蕩的行情,出現了大面積「破凈」的情況,也就是理財產品的當前價格跌破了1元的發行價。
根據Wind的數據,截止到3月18日,市場上的28000多隻銀行理財產品中,有超過2100隻產品的凈值小於1,也就是處於虧損的狀態。
這讓很多投資者覺得難以接受,因為一直以來,銀行理財產品給人留下一種根深蒂固的印象,就是它從不虧本,是一種「穩穩的幸福」。
但事實是,保本理財產品已經退出市場。在未來,銀行理財產品的破凈可能是一個常態化的情況。
出現這種變化的原因在於資管新規的落地。
從今年年初開始,資管新規結束了為期三年的過渡階段,開始正式實行。
這個新規的核心在於「打破剛性兌付」,也就是理財產品不再保本保收益。這意味著理財市場進入了一個凈值化的時代,投資者購買理財產品也得像買股票、買基金一樣自負盈虧。
那麼今年下半年,理財市場的情況會怎樣呢?根據一些理財專家的預測,理財產品的收益可能會持續下行。
因為在穩增長的大背景下,國內的宏觀經濟政策大概率會保持在一個相對積極的狀態,金融市場的流動性會保持在一個相對充裕的水平。所以預計人民銀行會保持一定的降息空間,這就意味著理財產品的整體收益水平未來仍然有進一步下行的空間。
如果你回顧一下就會發現,過去十幾年裡,全球利率下行的總體趨勢是非常明顯的。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為刺激經濟,不少發達國家將存款利率降到了零或零以下,比如歐洲央行在2014年首次推行了負利率,日本央行到2016年也開始實行負利率。
疫情暴發以來,各國政府為了挽救經濟,又進一步推出大規模的刺激方案,存款利率始終維持在低位,比如美國在2020年3月突然宣布把利率降到零,以應對疫情對經濟造成的衝擊。
一直到最近幾個月,持續飆升的通脹率讓美聯儲和歐洲央行不再淡定,它們才開始逐步收緊政策。
在中國,利率也處在一個長期下行的通道中。
以一年期人民幣定期存款利率為例,大概30年前,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一度高達10%。到了十年之前,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已經降到3.5%左右。目前,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只有1.5%。
今天,我們習慣了1%、2%左右的利率。對於個人投資者來說,過去能提供良好穩定收益的中短期投資工具幾乎已經變得毫無吸引力。
所以在《資管新規》實施以及銀行理財產品收益持續走低的背景下,人們的理財方式正在經歷深刻的變化。【點擊此處,收聽音頻】
一個人理財無非追求兩個目標,一是保值,二是增值。通常來說,人在年輕的時候,財富增值是他理財的主要訴求,而隨著年齡的增長,一個人的資產積累到一定地步,他對保值的訴求會逐漸高過對增值的訴求。
巴菲特曾經說過,投資最重要的原則有三條,第一條是保本,第二條還是保本,第三條是記住前面的兩條。
這句話並不適合所有人,也並不適合一個人所有的生命階段,但是它在2022年的今天可能是合適的,因為疫情持續帶來的不確定性讓國人的消費和投資行為都變得更加保守。
在這種情況下,大家會比較自然地想到保險。它可以簡單地分成兩個大類,保障型保險和理財型保險。前者包括重疾險、醫療險、意外險等,後者包括年金險、分紅險、增額壽險等等。
今天,很多人不再單純為了獲得一份保障而購買保險,而是選擇把保險作為資產配置的一個重要選項,發揮它積累財富或是分散投資風險的作用,所以人們對理財型保險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
一份理財型保險的時間跨度往往比較長,這意味著它可能靈活性不足,它所帶來的收益可能也不會很高,不能讓投資者一下子賺到很多錢,但是在穩定性和安全性上,它有其他理財工具沒有的優勢。所以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當下,它是一個穩健的投資選項。
這裡要強調,並不是說保險要比其它理財產品來得更好,更不是說它是最理想的投資對象。並不存在完美的理財產品一說,只有最合適於特定投資者的理財產品。
比如,如果你判斷在不久的將來,比如三五年後,利率就會走高,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會回升,這時候,保險固定在合同上的收益就變成了它的短板。
或者,如果你天生就是一個偏好風險的投資者,喜歡在股市、期市的激流中拼殺,贏取豐厚的回報,那麼保險對你顯然也是吸引力不足的。
所以,我們在進行資產配置的時候,最好多了解不同理財產品的底層資產情況和優劣利弊,判斷它究竟意味著怎樣的風險收益比,評估它是否符合自己的投資期望和心理承受能力,再來調整自己的資產籃子。
對於一些心態和理財方式偏保守,或是已經度過職業生涯黃金階段的投資者,保險類的資產可能是合適的。它可以通過鎖定一個中長期的穩定收益,幫助投資者應對外部風險增加以及理財產品整體收益降低的情況。
中國的保險行業經過了近20年的高速發展,今天已經是繼美國以後的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
十多年前的2010年,中國保險業的保費總收入大約是1.4萬億元,保險業的總資產在5萬億元左右。
而到了去年,全國的保費總收入已經達到了約4.5萬億元,保險業總資產達到了25萬億元。預計到2035年左右,中國就會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保險市場。
這種驚人的發展速度說明國人的風險防範意識和對保險的認識已經大大增強。
但我們要看到,我國保險市場的發展水平和發達國家之間還有很大的差距。
從保單數量來看,2021年中國人均持有保單約1.17張,在美國,這個數字大約是4.2張。
從保費來看,美國的人均保費支出大約在4500美元左右,世界平均水平在800美元左右,而今天,中國的人均保費支出只有約400美元,不到美國的十分之一,所以我國的保險市場還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
最近這段時間是疫情防控形勢最嚴峻的時候,很多同學被動地被鎖在家裡。你在刷手機的時候,不妨也去學一些保險知識,認真地謀劃一下保險在你的資產配置中所佔的比例。
在某種意義上,保險像一個降落傘,如果我們從高空墜落,它能夠拉我們一把,幫助我們儘可能平緩安全地著地,而不會觸及人生危險的底線。
中美家庭資產配置對比,從中我們可以得到什麼啟迪?
家庭資產配置結合理財目標,做金字塔式的投資:
金字塔式配置是最穩定的未來資產配置模式;
中層是年期、風險、回報都在中等水平,如企業債券、金融債券、優先股、各類基金等等;頂部較窄,投入資金不多,承擔風險多,收益相對較高的具有進取性的投資產品,如股票、期貨等等;
最底層較寬較穩健,它是建立理財規劃的基石,包括風險較小的理財產品,如儲蓄、保險、國債等等;
從而形成一個穩定的類似金字塔的組合,保證資產的穩定性。
一、理財風險與整體財富管理認知
財富增值風險,用年金保險與增額終身壽險解決
我們每個人對手中的錢都有兩種訴求,一個是從時間的角度上講,我們希望他能長長久久,一個從數字的角度上講,我們希望他能快速增值,我們把所有追求時間長久所做的財務安排叫做理財,把所有追求數字增長所做的財務安排叫做投資,你會發現這兩者之間截然不同。
首先,理財是保守的,投資是激進的;理財是有剛需的,子女教育和養老我們繞不開,投資沒有剛需;理財避開風險,分散配置,投資迎著風險,集中配置;理財沒有技術要求,需要克服自身弱點,而投資技術要求很高,需要利用他人的弱點。
我們在追求幸福的過程,就是尋求投資理財平衡的過程。過程中會受宏觀經濟和政策的影響,就是這條波浪線,但是在過程中你會發現這條波浪線對投資和理財的影響是不一樣的。他對投資影響大,投資對他的反應敏感,所以你會發現投資人戰戰兢兢;他對理財影響小,理財對他的反應遲鈍,所以你會發現理財的人踏踏實實。
這個時候你需要問自己,你對於宏觀經濟和政策到底懂不懂,如果你對它不懂或者一知半解,我們建議您不做或者少做投資,安心的做些理財。
這時候您肯定關心做什麼算是投資,做什麼算理財?
投資分為4類,分別是金融、實物、固定資產、實業,每類里又包含3個小項,金融類包含股票基金及其金融衍生品、P2P和股權投資;實物類包含金銀等貴金屬、不可再生資源、藝術品;固定資產包括住房、商鋪、海外置業;實業類包含工廠、公司和企業,現在國家宏觀經濟形勢不好,您做投資一定要謹慎小心。
理財也分為4類,4大類分別是銀行類、債券、信託、保險。銀行包括長期定存和保本理財,這兩項我們隨時可以買到但是收益很低,當然還有私人銀行,雖然收益很高,但是門檻也很高;第二個債券類有長期國債和優質企業債,這兩種方式一發行就搶沒了,我們有可能搶不到;第三個家族式信託,他的門檻特別高,需要1000萬起步,可能我們夠不到;最後一個就是年金和增額終身壽,他從本金的角度講生死兩全、絕對安全,從收益角度上講,固定返伴隨我們終身的,它會形成一筆穩定的現金流,用他去解決子女教育和養老是非常靠譜的。
理財也分為4類,4大類分別是銀行類、債券、信託、保險。銀行包括長期定存和保本理財,這兩項我們隨時可以買到但是收益很低,當然還有私人銀行,雖然收益很高,但是門檻也很高;第二個債券類有長期國債和優質企業債,這兩種方式一發行就搶沒了,我們有可能搶不到;第三個家族式信託,他的門檻特別高,需要1000萬起步,可能我們夠不到;最後一個就是年金和增額終身壽,他從本金的角度講生死兩全、絕對安全,從收益角度上講,固定返伴隨我們終身的,它會形成一筆穩定的現金流,用他去解決子女教育和養老是非常靠譜的。
二、利率趨勢
過去35年各國10年國債收益率走勢,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幾乎所有國家的國債收益都在降低,無一例外,這是國債趨勢,大家也就能從中得到對國債未來走勢的判斷。
同樣的100萬放5年,2022年要比2019年收益要少37500元
且債券的違約率還在不斷上升
全球700利率趨勢,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幾乎所有國家的利率都在降低,無一例外,大家也就能從中得到對存款利率未來走勢的判斷。
我們再來詳細看,世界主要國家的利率走勢:加拿大,法國,德國,日本,四國利率都在降低,無一例外。
我們再來詳細看,世界主要國家的利率走勢:義大利,韓國,英國,美國,四國利率都在降低,無一例外。
中國的一年期存款利率從1996年的10.98%跌至2015年的1.75%,目前已經位1.5%,存100萬,2022年比1996年減少收益10.48萬。
連銀行的大額存單,目前也降低至3.35%,且大額存單若超過50萬的部分,銀行破產,還無法全額退回。
支付寶的餘額寶(本質是貨幣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從6.7%跌至1.9%,也就是說存100萬,2022年比2013年收益減少4-5萬。
那麼利率下行的因素是什麼?
我們總結如下:1、人口老齡化 2、經濟增速下滑 3、利率下滑刺激消費與投資
而中國的經濟GDP增速脫離雙位數區間,恰好也就是從中國勞動適齡人口開始絕對減少的2011-2012年開始的——這絕非偶然。
在經濟學上,這被稱為「劉易斯拐點」。日本在1990年進入這個拐點,從此開始了長達25年的衰退與疲軟。
人口迅速老齡化將是我國經濟未來最大的壓力
對當前經濟判定之歷史視角
低生育率讓未來經濟和養老的壓力增加,而養老壓力越大,社會成本越高,出生率越難提升
2015年我國不同學歷背景女性平均生育率(‰),學歷越高,生育意願越低,而且結婚率越低!
年輕人沒那麼相信婚姻,越來越多的人將婚姻是做一場冒險,而不是保障。
從計劃生育到鼓勵生育你看到什麼?
我們統計了不同國家和地區人口老齡化和一年期存款利率的關係,我們可以看到,老齡化程度越高,存款利率越低
我們來看人民幣一年期存款利率的變化趨勢圖(65歲以上老年人口佔比11.9%),人民幣一年期存款利率的變化是一個下行的趨勢。
我們來看中國台灣地區一年期存款利率的變化趨勢圖(65歲以上老年人口佔比14.3%),中國台灣地區利率比人民幣一年期存款利率還低。
我們再來看日本地區一年期存款利率的變化趨勢圖(65歲以上老年人口佔比14.3%),日本利率幾乎趨近於0
中國的香港地區0.1%,美國存款利率0,兩地都接近0
利率下降的直接影響就是收益降低,現在要想拿到一年12萬的收益,需要在銀行存款800萬!
講完這麼多趨勢,大家認為,未來我們的存款利率趨勢是上升還是下跌?
歡迎在留言區,留下你的評論和判斷。
微利時代的定義:當一個國家不停的降息,這個國家進入微利時代,無論你有沒有在銀行存錢,銀行降息都和你有關。
微利時代工薪階層的感受:銀行不停的降息、所有理財產品的收益都跟著降、高收益的地方容易發生本金風險容易血本無歸。
微利時代生意人群的感受:幹什麼都不好乾、幹什麼都不賺錢、利潤越來越低。
10年後3%收益的產品是否要靠運氣才能拿到?你怎麼看,歡迎評論區留言,我們共同討論。
「理財收益率超過6%的就要打問號,超過8%的就很危險,超過達到10%以上就要準備損失全部本金!」郭樹清在2018陸家嘴論壇上的這句話引發了市場熱議,甚至出現了很多誤讀……那麼,郭樹清這句話的本意究竟是要表達什麼呢?
三、資產配置,家庭可運用的理財工具都有哪些?
全球資產配置之父——加里·布林森:90%以上的收益來自資產配置
加里·布林森通過數據研究發現,從長期看,投資盈利的主要來源既不是選對了好產品或者選對了買入的時機。合理的資產配置,才是決定最終是否成功的關鍵,下圖是加里·布林森的最終研究結果。
萬物皆周期,一切有輪迴
投資是一個慢的歷程,需要與時間共舞,與溫暖相伴。
有時候,我們需要與時間賽跑,跌倒爬起,磨礪成長。
有時候,我們需要停下腳步,駐足遠眺,靜待花開。
看看過去大類資產輪動圖中隱藏哪些規律?資產雖多,但是老百姓平時買的主要是圖上這些金融產品,我們再來對比一下。突然發現2020和2019的排序幾乎沒有變化。 在過去十幾年,無論收益高高低低,固收類理財一直是信託>銀行理財>債券基金>貨幣基金,並且投資門檻和便捷性也是按照這個順序排列。相信未來一段時間仍舊會是這個格局,但是信託、銀行理財、債券基金之間的差距會逐漸縮小。
銀行理財產品,打破剛兌,絕不保底
多家銀行保本理財清零,金融機構開展資產管理業務時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出現兌付困難時,金融機構不得以任何形式墊資兌付。
2022年以來,已經有3600隻銀行理財產品為負收益
股票市場多數人淪為韭菜,對投資人專業要求高
私募股權市場風險也在加大
從養老資產到養老金
房價拉動經濟增長的邏輯是否持續成立
城鎮化加速推進,供給是否能滿足需求(租金從哪裡來)
房產稅落地,資產保有邏輯的改變
資金的掌控性?
信託領域,特別是商事信託領域(商事信託VS家族信託區別可見文章:)暴雷頻發,雪松暴雷,或是剛剛開始…雪松控股廣州市唯一入圍500強民企,理財產品暴雷,金額估計200億,估計總金額超200億元以上。自2021年4月至今發生大面積逾期,已經構成事實違約,投資人初步估計至少近萬人,其產品大都百萬起投,多源於父母的養老錢,子女的教育基金和企業的經營周轉資金。
P2P+網貸已被團滅
中國過去20年投資理財的最大風險之一——政府隱形擔保和剛性對付(已被打破),老百姓堅信一旦出大事,政府一定會幫助及解決問題,造成老百姓只看回報率,而忽視了投資的損失由自己承擔。
中國過去20年投資理財的最大風險之二——家庭總資產的70%以上都是房地產,中國的家庭資產幾乎依靠房地產的升值,房子占家庭財富的絕對大頭。
大數據讓我們的所有資產都曬在陽光下,合法節稅是我們唯一的選擇,2千萬的個人資產,都要收50%,相當於只要你在上海或北京有2套房子,就要被征50%的稅,房地產價高,對政府怎麼都是好的,賣地價高,稅收價高;
現在你要問老百姓手裡有什麼,他們會告訴你,我有不動產多少·······我有動產多少多少·····,將來當徵稅了,人民就會說,我有哪些是需要繳稅的資產,哪些是不要繳稅的資產。
1、以縮小地區差距、城鄉差距、收入差距和公共服務差距為主要方向,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更加註重向農村、基層、欠發達地區和困難群眾傾斜,深入謀划好促進共同富裕的頂層設計;
2、制定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實施方案,將聚焦重點群體精準施策,在城鄉居民普遍增收的基礎上,推動更多低收入群體跨入中等收入行列;
3、是研究構建促進共同富裕監測評估體系。
共同富裕下國家對不同收入群體的調整:
原文: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加大稅收、社保、轉移支付等調節力度並提高精準性,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比重,增加低收入群體收入,合理調節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
形成中間大、兩頭小的橄欖型分配結構,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使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目標紮實邁進。
要點:
初次分配—市場在主導,依靠勞動、土地、技術按勞分配能者多得;
二次分配—-以政府為主導,包括稅收、社保、扶貧、轉移支付等;
三次分配—-是公益、捐贈、調整稅制、扶危救濟的精神。
黨的十九大報告:共同富裕實施時間進度表:
1、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反壟斷領域嚴格執法,治理市場不公平現狀;
2、取締非法收入—-嚴打偷稅漏稅(明星、網紅直播),依法查處陰陽合同;
3、合理調節高收入—-房地產兩限政策出台,限房價、限地價;
4、促進教育公平—-教培行業遭遇政策圍堵,減少家長課外支出;
5、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網路遊戲行業迎來監管風暴;
共同富裕政策下的行業洗牌
2022稅務重點—嚴打偷稅漏稅
薇婭案件中,通過設立上海蔚賀企業管理諮詢中心、獨蘇企業管理諮詢合夥企業等多家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虛構業務。
通過設立個人獨資、合夥企業,轉變收入性質,將個人勞務所得轉為經營所得,從而偷逃稅,是影視行業、網路直播行業等高收入群體偷逃稅的主要手段之一。
對個人獨資企業、有限合夥企業個人所得稅採用核定徵收辦法,個稅的稅負很低,增值稅、附加稅、印花稅以及個人所得稅,合計可以達到只有5%左右,甚至可以低至2-3%。
個人所得稅的核定徵收主要有三種,定期定額徵收、核定應稅所得率徵收、其他合理的徵收方式。
2022企業正在面臨的 「稅痛」
1、發票「溯及既往」的查詢虛開、虛假髮票
2、企業對公賬戶資金在稅務透明化
3、企業的股權變更,需要先行完稅
4、企業法定代表人的變化也會引起稅務的稽查
遺產稅部分,我們來看世界主要國家的遺產稅
應稅資產通過變現,再通過保險變為免稅資產
保險成為稱為大家的資產儲備,其實也是在一夜之間,這個進度是非常快的;
我問過一個朋友:你有多少錢你就不擔心了,他說有50萬時我就不擔心了,等他有50萬時,我又問他,你現在擔心什麼嗎?他會說有500萬就不擔心;你會發現一個人的安全感不能通過賺錢而獲得,你有100個億你也會擔心!
你會發現第一:保險本身就可以幫你節稅,第二保險金本身還有收益,這樣一來一回,創造了接近於10倍的收益,你要是不放在保險里,你創造10倍的收益,一半都要上交!
我們一直都在努力向前,而不防守,這樣換來的結果·········
帳戶分散無助於提高資產抗風險能力,資產類型分散才是關鍵!
1、增持隱性資產(不易被發現、查封、凍結)
2、所有權可隱蔽、快速轉移(隱性路徑、保全快)
3、抗風險性強(動態性強、抗綜合風險力強)
保險的作用:
1、財富分配的確定性:你說給誰就給誰,保險的優點是可以隨時更改受益人,更改受益人的比例,而且絕對遵循你的意志
2、保證收益金分批給付(保險+信託):避免孩子過早接受大額金錢,可以於保險公司約定18歲前能給拿多少?28歲能給拿多少?
3、傳承中稅費成本幾乎為0:你不需要做任何法律處理,法律處理沒有任何成本
4、避債作用:財務隔離(先發生的購買行為,后發生的債務危機)
5、保密性強:一個業務員的基本節操
6、時效性強:得到保險合同時,法律效應就開始了
那怎麼樣才是相對合理的資產配置呢?我們可以看優先發展的發達國家美國的家庭資產配置情況,我們應該可以從中學習的一些經驗。
大類資產於收益圖譜,存款,國債,保險(不包含投資連接保險)都是安全資產
家庭可用理財方式有缺點對比:
投資最大的風險是本金虧損,投資30次,只需要失敗一次,就跑輸了年化只有3.5%複利的穩健增長。
家庭資產配置的核心邏輯:
您應該放錢的第一個賬戶是現金賬戶,它的特點是用錢方便;您應該放錢的第二個賬戶是槓桿賬戶,它的特點是以小博大(當疾病和意外發生,能得到足夠的保障);您可以放錢的第三個賬戶是投資賬戶,特點是高收益要伴隨高風險(在微利時代,風險更大更要謹慎);您應該放錢的第四個賬戶是保值賬戶,特點是本金安全收益穩定(這個賬戶最適合做子女教育和養老規劃)。
這四個賬戶我們建議您分別放入您財務的10%、20%、30%、40%。
當您做了這樣的安排,自己的財務將立於不敗之地。
增額終身壽在保險中的位置:後衛
家庭資產配置結合理財目標,做金字塔式的投資:
金字塔式配置是最穩定的未來資產配置模式;
中層是年期、風險、回報都在中等水平,如企業債券、金融債券、優先股、各類基金等等;頂部較窄,投入資金不多,承擔風險多,收益相對較高的具有進取性的投資產品,如股票、期貨等等;
最底層較寬較穩健,它是建立理財規劃的基石,包括風險較小的理財產品,如儲蓄、保險、國債等等;
從而形成一個穩定的類似金字塔的組合,保證資產的穩定性。
四、長期利率的鎖定
低利率時代,你的錢可選的渠道不多,本金安全的渠道更少,目前:存款,國債,保險(不包含投資連接保險)是本金安全的低風險理財類型。
增額終身壽具有安全和鎖定利率兩大特性:
保險行業預定利率變化歷史如下圖:
一年期的存款利率和保險的壽險預定利率有多次的交叉
保險預定利率VS銀行基準利率,我們得到了一個不錯的薅羊毛窗口期
鎖定利率對我們非常有價值,很多保險公司保底1.75%或保底2.5%的收益與3.5%雖然看似相差很少,但是加上時間的價值,利率差之毫厘,收益卻謬以千里,同樣100萬,在不同複利作用下,加上時間的威力,未來就會差幾十萬,幾百萬!
我們經理了保險保底利率從8.8%降低到3.5%的過程,相信未來也是降低的趨勢,你覺得是否應該現在就鎖定利率呢?
增額終身壽險不僅僅能夠鎖定利率,還具有傳承價值
我們為大家總結了增額終身壽險的六大價值
增額終身壽險的5大作用:
一、規避經濟風險
中國自改革開放以後,經濟一直往上走,在這個過程當中你會感覺說如果你太保守的話,你會覺得你自己特別的傻,所以中國人就喜歡做投資而不是安安穩穩的去做理財,不看重安安穩穩的收益,中國人沒有經歷過經濟周期,一旦中國出現經濟周期,經濟向下了,很多高收益高風險的項目就要完蛋了,什麼P2P呀,民間借貸呀,炒房子呀,都活出現風險和損失。
當經濟周期下行的時候,投資風險會被加大,這個時候呢,你需要安全,而非迎頭投資,理財的安全性就體現出來了,而所有的理財工具當作,保險的安全性是最高的!
二、解決兩項剛需
一個是子女教育一個是個人養老,沒有一項金融投資工具或是理財工具可以去做長期的人生規劃,銀行,存銀行可以嗎?可以,但是有一個問題就是,存銀行你是存不住的,沒有人或者說只有極少數的人可以戰勝人性的弱點,存住錢;
房子養老可取嗎?拿房子養老你是在賭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未來是一片美好,房子的特點是收益性高流動性高,而房價一旦跌落流動性幾乎歸零,什麼意思呢?你認為房價不漲了,誰會去接手你的房子呢,而且在你養老的時候還要剛好能給賣出去,我不敢賭這件事。房子還有一個特點,房子是整套出售,你有200平米的房子,你說我這個月養老用一塊,我就切出去一平米去賣了,這不可能,要麼不賣,要賣只能整體賣,這樣難度更大了,拿房子解決養老問題,這更是胡扯;也有人說基金定投,但是這個是建立在中國現有金融市場未來長期穩定的基礎上,從目前來看,條件還不應許;
沒有一個人可以通過一個投資工具或者一種短期的理財工具,去解決未來長期的人生規劃問題。
三、構建現金池
第一,有一筆靈活動用的現金,它就是保單的現金價值;第二,進可攻退可守,外部經濟環境差,你可以把所有資產放入保單中,環境好的時候您可以支取出來用於投資;第三,您可以自行調整您的繳費年期,如果您是個生意人我建議您做三年交、五年交,因為您手中的錢不穩定,如果您是個工薪階層,我建議您做十年交,用您手中穩定的現金收入來衡量目標。
四、實現財務自由
財務自由的終極,應該是安全的錢,我們拼的就是把有風險的錢變成沒有風險的錢,就像你在牌桌上,哪怕每一把都讓你贏,只要你不離開桌面,你根本不知道最後你是贏還是輸;就像樂視這樣的大企業,也會因為經營不善導致破產;
收入大於支出就已經是財務自由了,但是它有三個層面。最低層面的財務自由是勞動收入大於支出,但是它的風險在於自身的身體(壓力、勞累);第二個層面是投資收入大於支出,但是它的風險在於自己的眼光,一旦看錯了就容易導致血本無歸;第三個層面是保險收入大於支出,它是沒有風險的。
五、法務防火牆避債節稅
保險的遞延稅收包含3項,
第一項:本金可以遞延稅收,在財富傳承的過程中可以免於納稅;
第二收:收益可以遞延稅收,保險公司給你的固定分紅和收益,在給你的時候你不用繳納個人所得稅,在未來傳承的時候也可以不用繳納個人所得稅。
第三項:稅優政策,導致你在購買保險公司的產品的過程具有可以遞延個人所得稅的效果!
保險如何平衡理財的不可能三角形:
一、安全性:保險現金價值(現金價值大白話就是退保能拿出來的錢)寫入合同
保險如何平衡理財的不可能三角形:
一、流動性:保單貸款(零時周轉資金)減保(長期使用資金)
保險如何平衡理財的不可能三角形:
一、收益性:複利+時間
保險配置是底線資產,東山再起的就會,就像勞力士的廣告語:擁有勞力士,就擁有一次東山再起的機會;
我想:擁有保險,就擁有一次東山再起的機會!
鎖定利率,你能獲得更大收益,可以看到下面的兩條線,紅色為銀行理財渠道,大概率隨著利率下跌,收益會下跌,黑色線為肖老師推薦的鎖定3.5%複利的方式,20年可以拿到4.95%的年化單利,40年可以得到7.4%的年化單利!
理財的安全輔助性理論
1、這是一個人的生命線,這是一個人的財富線,這兩條線最早的交點,是一個人出生的起點,反映一個人的出身和家世,雖然重要,但不能選擇。
2、這兩條線中間的角度是一個人的賺錢能力,角度開口越大,賺錢能力越強,賺錢速度越快。一個人努力賺錢的數字上的高點則是他的財富高點,但這只是一個數字,並不安全,也沒有意義。因為一旦投資失誤或者經營失利,這個數字就會下滑、減少、歸零甚至為負,我們把整個過程稱為財富落差。
4、我們都害怕這個落差,從而想盡量避免?怎麼避免呢?
5、第二個人是這麼做的。同樣的生命線和財富線,說明這兩個人出生差不多,賺錢能力也差不多。就因為多做了一件事,就讓自己很安全,他是怎麼做的呢?
6、他的財富每增加一些,他就從中提取一定的比例。作為安全資產不再用作風險的事情。比如他有100萬的時候,他就拿出30萬,有200萬的時候,就拿出100萬。像走階梯式的往上走。
7、在不發生任何風險的時候,這兩個人看不出區別。可能兩個人都達到了財富的高點。但是一旦發生風險,區別就出來了。第一個人是因為沒有任何的支撐,他的財富落差一出現就有很大。而第二個人,只需要建利一個最高的平台,就被平台給支撐住了。
8、我們把第一個人的財富積累方法叫做爬坡式的財富積累。追求的是數字的高度。第二個呢,階梯式的財富積累,追求的是平台的高度。最後我們知道數字沒有意義,平台才有意義。
9、改革開放之初,我們都沒有什麼錢,這時我們可以用第一種人的心態去賺錢,沒有問題。但有錢以後,必須在心態上轉型成為第二種人,否則你的財富守不住,可見在財富防守的過程中,安全平台至關重要。
五、保單的法律屬性
大額保單的法律功能總結如下圖:
保單功效案例:
1、婚前存款變保單,不會發生婚後資金混同;
2、女兒婚後隨時動用保單資金,仍然相當於現金資產;
3、女兒婚後無論有無意外現金不會損失。
保險公司安全10大機制:
機制一:設立條件嚴苛
機制二:註冊資本雄厚
機制三:經營監管嚴格
機制四:保證金制度
機制五:責任準備金制度
機制六:公積金制度
機制七:保險保障基金制度
機制八:償付能力監管
機制九:再保機制
機制十:保險資金運用監管
本文部分內容來自大童事業夥伴楊曉丹老師
《家庭財富保護與傳承》
1、最大的風險,是沒有看到風險;
2、許多人想讓財富成為對家人的祝福,往往卻成為了他們的枷鎖;
3、最好的做法是控制財富並從中受益,而不是擁有它們。
歡迎關注公眾號:
風險隔離與財富保全傳承
簡介
您可信賴的夫妻檔
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風險管理
1、專業遺囑訂立
2、法律知識普及
3、家庭財務專業分析與報告
4、國內保險+海外保險規劃建議
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2557861106@qq.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acenms.com/5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