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的五筆怎麼打字五(父的五筆怎麼打字)

清明節祭父

父的五筆怎麼打字五(父的五筆怎麼打字)父的五筆怎麼打字五(父的五筆怎麼打字)

清明時節祭宗祖,三月踏青祀先父; 寒食折插清明柳,行清遙跪皇考墓。 今年的清明節是父親去世的第一個祭祀日。想起父親去世到今年的四月馬上就一年了,在這清明節的到來之時,感到無比的思念父親,想起他老人家生前在家忙碌的身影和不知疲倦的勞作,以及騎上三輪車趕集上店、以車代步的背影,心裡總覺得酸楚和悲切之感。

清明節按照傳統習俗是祭祀先祖和去世親人的日子,不論身在何方或有多忙,只要能抽開身,都要到祖墳上祭拜先祖列宗和仙逝的親人,我是個比較傳統的人,對傳統的習俗比較默守,所以,我的思想早在月余之前已經準備回家,到家父的墳前進行祭拜,以此作為當兒子的孝道;可是由於今年受疫情的影響,不能實現想法,如若不然,也只能在駐地畫圈焚香燒紙以作祭拜了,並寫此一篇祭文以示對老父親的祭奠。

我的父親,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在人們心中,農民是樸實、善良、粗糙、木訥、內向的形象,或許我的父親就是人們心目中的這個形象吧。對於農民的形象描寫,大多數文章都沒有用太多的華麗辭藻,但作為父親,在兒子的心目中他永遠是熱愛的、偉大的、無所不能的、頂天立地的、事事都不能少的,對待兒女是細膩的、博愛的那種可敬而又親熱形象。

父親去世時88歲高齡,雖說晚年身體不怎麼好,但一輩子的勤勞,給予了老人家健康的身體素質。生前病得很重,但直到去世也沒有卧床不起,到生命的最後幾天,不知是什麼毅力能支撐老人家還能頑強的在子女的陪伴下到他生活了一輩子的村莊和田間地頭轉一轉,我想,這不是他平時的閑來無事的到處走走,也不是隨便的查看莊稼的長勢來預估今年的收成,而是老人最後和生他養他這片土地的道別,是和他朝夕相處的街坊鄰居、老少爺們的道別,是和他熟悉的場南地北、東集西市的道別;這也是老人家的不舍和留戀,也是老人家的牽挂、安慰和禮數,這更是老人的信仰!雖說老人家一輩子不善言談,也說不出高大上的語言,但他信仰人有來世,會過得更好,會能實現生前沒有實現的心裡願望。

在農村,對農民來說,是沒有節假日和休息日的,可以說,面朝黃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歸,生命不息勞作不止;我的老父親就是這樣,或許在他的想法里壓根不曾有過星期天和節假日,這就是農民的日子。生活在農村一輩子的老父親,我覺得除了吃飯、睡覺,他從來沒有休息過,一直在忙忙碌碌,手中不停地忙著農活和操心著家務,以至於忘掉了自己的生日和年齡,直到年齡越來越大,作為不孝兒子的我,才想起給老人過生日、記年齡;看到大家歡聚一堂,老人喜笑顏開突然間感覺到老爹已是兒孫繞膝,四世同堂年已古稀的耄耋老人了。

父親的一生,是平凡,也是幸福的。在這裡,我把父親的一生分為三個階段來描述一下。

第一階段我兒時至青年階段的二十年。在我兒時我對父親的印象並不算深刻,只是母親的身影常常知道。隨著我慢慢的長大上了學,才知道父親的一日在外操勞,並有了深刻的印象。特別是到了上初中、高中的時候,為了交學費要給父親要錢,由於家庭的貧窮,父親都是滿臉的愁容,在和母親商量下,把全家的緊巴口糧拿上一點到集市上去賣換取剛夠交學費的錢。小時候記憶中的父親早出晚歸,勤勤懇懇上工掙工分,在計劃經濟時代,很少有人做生意,都是通過勞動力和勞動量來衡量你家的生活情況,所以,誰家的勞力多,相對掙得的工分就多,分到的糧食就多,在那時有「餘糧和缺糧」之說,從生產隊會計那裡登記的餘糧和缺糧戶,就說明你家的糧食夠不夠吃和「富裕」的程度。我們家姊妹多,還有年邁的爺爺奶奶,可想而知,日子過得並不怎麼寬裕,只是在父母的精打細算下每年分得糧食勉強地夠吃;特別是春天,青黃不接的時候,糧囤基本見底,父親和母親就會摘榆錢、采柳絮、挖野菜和著糧食一起吃,雖說粗菜淡飯難以下咽,但也能填滿肚子,只是長身體的我們有點缺乏營養,可憐的爺爺奶奶,雖然年齡很大,也和我們一樣吃著同樣的飯,這也是父親和母親心裡的愧疚,但是,我覺得父親已是把最好的給了我。隨著我慢慢地長大,各種家庭事務紛雜而至,兄弟姊妹的婚姻、蓋房及工作的去向和今後的出路、家庭傢具設施的置辦等等,無不困擾著父母的心頭;那時每到晚上,聽到最多的是父母親的嘆氣聲,我知道那是他們無可奈何的惆悵、內心宣洩和心理解壓,除此之外還有什麼辦法呢?

第二階段,改革開放以來的三十多年。改革開放近三十多年,是父親較為高興和幸福的幾十年,兄弟姊妹都已長大成人,都能自食其力,結婚生子分家另戶,不用父母操心他們的生活和一日三餐了。這三十多年裡,父母的年齡還不算大,身體還很健康,能夠自給自足,通過種植、養殖,自己的勞動所得遠遠能夠滿足自己的生活需要,並還能幫補子女,還蓋起了瓦房,家裡的糧囤里裝滿了足足三年吃不完的糧食,父親的「小金庫」也差不多有了五位數,父親說這是他一輩子想都想不到的好光景。子女也都有了自己的事業和家庭,最為高興的是有兒子、孫子在部隊當上了軍官,有孩子在為國家工作,能吃上國家的飯了,我認為這是父親最為驕傲的事情。

改革開放的前期,農村有了方向,農民有了盼頭,農村有了氣象,束縛「三農」的枷鎖得以解脫,首先農民的溫飽問題逐步得到了解決,對農民來說這是最為實惠的惠農政策,農民的勞動力得以解放,自發的組成互助生產小組,使生產力大幅度的提高;市場逐步開放,農民的「剩餘價值」得以交換,農業技術得到了極大的推廣,糧食連年增產增收。

改革開放中期,農村、農民、農業在這期間迅速發展,各種潛在的「三農」力量逐步的顯現出來,產值連年翻番,農民的生活由溫飽型開始向營養性轉變;農村相繼出現相對購買力,有當初的生活用品的「三轉一響」,住房的「混磚到頂」、「磚木結構」、「磚混結構」到現在的城市的「商品房」;交通工具由原來的自行車、三輪車、摩托車,到現在的電動車、小汽車。

黨的十八大以後是改革開放的攻堅期,黨中央的新農村建設和精準扶貧政策使得發展不整齊的村莊和農戶也得到相應的改善;農村的環境改變,鄉村的路面硬化使農村的交通更加便利,告別了昔日晴天一身土,雨天滿腳泥的現狀;農村健全了組織,農民確立了方向,農業突顯了位置;小康社會,欣欣向榮,蒸蒸日上。這時的父親,我從每次探親回家和他聊天都能感覺到老人家的高興,再不為吃不飽飯而發愁,統籌醫療也解決了農民看不起病的大難題;基本實現了住有所居、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一句話,再不為衣、醫、食、住、行而擔憂。現在操心的是兒女的家庭幸福、孫子輩茁壯成長、孩子們的工作進步,這是操的幸福心,愉快的心,有奔頭的心……所以,我認為老人家在這段時間是幸福和高興的。

記得父親生前有這麼幾件高興的事。一是我給他買了輛三輪車,從不會騎自行車的父親竟跌跌撞撞地學會了騎三輪車,實現了他一生的「現代化交通夢」,高興得當晚多吃了一碗飯;二是妻子為父母親購置的嶄新被罩和床單。當我們給老人家鋪好了床鋪看到了父母由衷的笑容,不停地說我們結婚時也沒有這麼好的講究;過後母親說,你爹見人就要拉著到家裡看看溫暖煊乎的棉被,讓人喜不自禁。三是為父母的住房進行了簡單的裝修。為了冬天保暖夏天防熱,對家裡的堂屋進行了吊頂,更換了鋁合金的門窗,地面鋪上了地板磚,對房間進行了隔斷,安裝了空調(恐怕老人不會操作空調還購置了電風扇、電熱器),掛上了嶄新的窗帘,父母親高興得合不攏嘴,稱讚像城裡的樓房,並邀請鄰居到我們家參觀(想起我小時候老人都是把最好的給我,我能為你做些什麼?可這些微不足道的關心,對您來說就是很大的知足)。四是也是父親最為自豪的事,每次回家老父親都要給我說房間的一大囤小麥和自己藏得比較「嚴實」的一大疊鈔票,笑著說,過去一輩子沒見過這麼多糧食和這麼多錢。說著滿臉洋溢著幸福自豪的笑容,這就是我樸實而又容易滿足得到父親(長大了的我成了人父,倍感您一輩子的不容易)。

第三階段,父親去世前的近十年。老父親抽了一輩的煙,我不知道抽煙給他老人家帶來了多少愉快和解除多少憂愁,只知道最後幾年由於長時間的抽煙,得了肺病,給老人帶來了許多痛苦。剛有病時,身體並沒有什麼特別不適,可是隨著年齡的增大,病越來越嚴重;每天要靠吃藥、打針、吸氧來緩解肺病帶來的痛苦;在這期間,就是病著,父親也從來沒有休息過,在老人的世界里,可能就是這樣,生命不息,勞作不止,哪怕是勞作時呼吸困難,只是停下來稍作休息,又繼續勞動;這不是強迫,這是自然勞動的流露,這或許是老人感到「舒筋強骨「的方法方式。每次探親休假,老父親都是迎我很遠,臨走時送我到村口,總有戀戀不捨的感覺;我後來開車回家,不再步行送我到村頭,病入膏肓的老爹還把我送到大門口上車,目送我很遠,才顫顫巍巍地回家走去並微笑說一聲「回去吧」,看似輕鬆的樣子轉眼就看到老爹淚流滿面,想到這裡,老人家回到家裡該是多麼的失落和不舍啊,我的心難過,在路上很久才能撫平內心的難受。

看到父親一年不如一年的身體狀況,我內心是多麼的心痛而又無奈,想到臨走時父親卧床吸氧,骨瘦嶙峋的樣子,又沒有在家好好侍候老人,現在想起心裡還在自我譴責和極端的後悔,只有每天的電話打給老人,用以慰藉我不安的心情和牽挂。最後的十年,父親雖沒有了生活上的困苦,但卻經歷了親人離別之痛,先是他年已花甲的長子的病逝,後來是他年愈六十的二兒媳的離去,前年他大孫子的意外傷亡,老人家經受了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徹心之痛。我年近90歲的老父親遭受了多大的悲傷和打擊啊,老人無言語表,只有內心痛苦,作為兒子的我也不知去如何安慰爹和娘。

老父親的病越來越嚴重,直至卧床不起。嚴冬是肺病的大敵,為了保暖,對房子進行了裝修保暖,安裝了空調,升起了煤爐,安排兄弟照顧好父親的身體,為的是有一個溫暖的空間和身邊的及時所需,使老人家不會因冬天的寒冷而痛苦;可是,事與願違,冬天就要離去,春天就要到來之際,父親的病加重了,每次通話老人要求我回去,雖說後來頭腦不是特別清醒,但表述要我回去的思路非常清晰;就在「五一」節放假期間,我和媳婦一起坐上火車回家探望病重的老父親。回家的初衷是滿足老父親想我的心念,陪上幾天就回來,可妻子預告說要做好老人走的準備,當時對妻子預告有所不屑,可到家後父親還能和我交談並要求我用他常騎的三輪車帶他到他經常去的地方轉轉,不想第三天,再轉回來回家的時候,身體抽搐、痙攣,我不知所措,在全家人呼喊中好轉,當天晚上並能和全家一起吃飯坐在椅子上聽我們聊天,中途由於身體不支到床上休息;誰知這一次回到床上再一次抽搐,在兒女們的呼喚和孫子(醫生)的搶救下停止了抽搐而平靜,但再也不能說話,只有呼吸和面部的痛容。這樣堅持一晚於第二天中午呼吸突然急促,不多時就與世長辭了。

父親的去世,我心裡無比痛苦,沒想到這次的探家是和老人家生前的最後一次聚別。當時看到擺在床前父親的鞋子和生活用品,一時不知是好,彷彿就是幻覺一樣,知道從此後,這雙鞋父親再也穿不起來,他的生活用具他再也用不上了。

老父親的葬禮安排到了當天的傍晚,由於受政府殯葬政策的影響,葬禮簡單而又隆重,我們在家的子女及親人都參加了老父親的葬禮,陪伴了老人家最後一程。

回想起父親的一生,老人家經歷過解放前舊社會的生活,也感受到了新中國的幸福;雖對計劃經濟、市場經濟理解不了,但對改革開放給農民帶來的實惠是心存感恩的,他知道這些都是共產黨領導的好,共產黨就是毛主席;早在前幾年,一向花錢比較謹慎的老父親用自己賣羊的錢專門請了一尊毛主席的金塑石膏全身像放在自家的堂屋中堂位置上,以示對黨的信任和對毛主席的尊重。我知道這是他由衷的;他不是黨員,但時刻用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一輩子跟著黨走,從不給國家和集體找麻煩,我為國家多種糧,種好糧,自食其力,不勞煩別人,他人生最感嘆的是:我這一輩子值過了,兒孫滿堂,生活幸福,能活到這麼大年齡值了!

父親的去世,在當時沒有感覺到太多的悲痛,可過後,想起每次回家都有父親的迎接、囑託和促膝長談,想起父親睡過的床上空蕩蕩的,心就不由自主的揪緊一下;每每翻手機看看父親生前的照片、視頻,就不由自主地淚流滿面。原來父親離自己這麼近,一切都好像在昨天,隨手一個電話,就可以和他聊天,談家常、說笑話,可現在的父親再也回不到我的生活中了。父親的一生是平凡的,可在我心中卻是偉大的;父親的一生是辛苦的,可在我心中是值得的;父親的一生是幸福的,可在我心中他還沒有享受到我們兒女給他的更多的幸福。

清明節將至,遠在天堂的父親,你還好嗎?但願天堂沒有病痛,不用再為兒女操勞,安息吧—我的老父親。

由於疫情的影響,清明節原計劃回家給您老人家掃墓祭拜不一定能實現,請您老人家不要怪罪,讓我為您點亮一盞心燈,寄託無限的哀思和懷念,願您老人家在天有靈保佑家族興旺、子孫平安、全家安康,祝福在天堂的父親一切都好。

老爹,思念就是沒有忘記,沒有忘記就是永遠在一起,您老人家永遠活在兒女們的心中!

公元二零二二年清明節兒祭拜

送給父親的一首歌:

《父親》

總是向你索取,卻不曾說謝謝你

直到長大以後,才懂得你不容易

每次離開總是裝作輕鬆的樣子

微笑著說回去吧,轉眼淚濕眼底

多想和從前一樣牽你溫暖手掌

可是你不在我身旁,托清風捎去安康

時光時光慢些吧

不要讓你再變老了

我願用我一切,換你歲月長流

一生要強的爸爸,我能為你做些什麼

微不足道的關心收下吧

謝謝你做的一切,雙手撐起我們的家

你總是竭盡所有,把最好的給我

我是你的驕傲嗎?

你牽挂的孩子啊

長大啦

感謝一路上有你

(送給天堂的父親)

父的五筆怎麼打字五(父的五筆怎麼打字)父的五筆怎麼打字五(父的五筆怎麼打字)

壹點號青未了菏澤創作基地

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2557861106@qq.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acenms.com/5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