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進口車動了誰的乳酪?

平行進口車動了誰的乳酪?

小炫風電動智能平衡自走車,飄移車,滑板車,體感車,汽車資訊

平行進口車口號喊得厲害,政府也在大力促進此事兒。然並卵,整個「平行進口車」呈現出十分慘淡的場面。

這裡先撇開最後呈現在消費者面前擔憂「上牌難」、「質量沒保障」、「售後服務跟不上」等一系列問題,讓我們來看看更深層一點兒的東西。

平行進口車涉及一個多方博弈,牽扯著汽車廠商、國內經銷商、平行進口車商、消費者等多個主體。對於平行進口車商來說,這一塊市場能夠繁榮起來,那肯定是他們所期望的,人家指著「平行車進口車」賺錢呢;對於消費者來說,要是解決了一些後顧之憂,便宜一點、有更多選擇當然是好事兒一樁。

小炫風超跑快訊/第一汽車報導

但是上面提到的 4 者裡面,控制權更大的其實是汽車廠商和國內經銷商兩方。

平行進口車動了誰的乳酪?

汽車廠商的擔憂

車賣出去了,不管是通過國內經銷商還是其他途徑,銷量都是「守恆」的。如果照這樣來說,汽車廠商們應該不 care 這些中間過程,只要賣出去,賣得好就 OK。不過汽車廠商所站的角度決定了他們的擔憂。

首先擔憂的是對品牌的負面影響。沒有通過國內經銷渠道進入國內的汽車產品,汽車廠商很難對於整個產品進行「跟蹤」,後續的服務也難以跟上。到了消費者那裡,他們感受到的任何問題都會直接聯繫到汽車品牌上,任何的不好都會直指汽車品牌。

其次擔憂的是市場敏感度的降低。由於不同渠道的產品進入,汽車產品價格也參差不一。汽車廠商在市場內和競爭對手作比較以及分析市場情況的時候精準度會降低,會降低汽車廠商對於未來市場預測的敏感度。

另外,汽車廠商在國內的分公司對於「平行進口車」其實是不那麼待見的。他們的業績考核肯定是從「正規」渠道賣出去的車決定的。雖然平行進口車現在量還很小,但是這種趨勢是國內分公司不願意看到的。更何況,進口車都是面對的較高端客戶,他們肯定希望能夠掌握住這部分人群。如果「平行進口車」大行其道,那分公司的分量就受到了挑戰。

最後很關鍵的還有和國內經銷商的關係。經銷商體系發展了這麼多年,已經形成了具有穩定結構的一個龐大體系。對於市場內不同區域的市場推廣以及後續服務保障,經銷商對於汽車廠商來說不可或缺。他們的利益已經綁定得十分緊密,有錢必須大家一起賺,這樣就很好理解今年以來BMW、奧迪、大眾等紛紛拿出巨資補貼國內經銷商了。在平行進口車這塊,舉個能反映汽車廠商真實態度的例子:BMW提高美版 X5 排量,就是為了抬高平行進口車的門檻。

國內經銷商的乳酪被動了

最反對平行進口車肯定是國內經銷商們。好好的肉而且還是很肥的那一塊被其他人來搶,肯定很不爽。所以關於平行進口車的政策出來之後,他們會想方設法以各種手段打擊平行進出口。

手段很多:除了不提供平行進口車產品後續的維修保養等一系列服務外,他們還主動對一些豪華車型進行一些優惠措施。一方面減小平行進口車與經銷商進口車之間的價格差,另一方面還會施壓於汽車廠商。

不管怎麼說,確確實實國內經銷商的乳酪被動了一塊。

平行進口車動了誰的乳酪?

平行進口車的未來在哪裡?

雖然汽車廠商和國內經銷商對於整個市場的把控力很強,但是市場的長期趨勢是由消費者的需求來決定的。我們需要平行進口車,無外乎價格划算、品類更加豐富、相比國內市場提前享受等原因,遲疑買不買平行進口車主要是上牌、保養維修服務、保險等原因。那麼市場裡面的其他參與方(包括政府)圍繞我們關心的幾點來做才是正確的方向。

不管是汽車廠商還是國內經銷商其實也不是傻子,對於平行進口車背後的消費者訴求肯定也瞭然於心。所以有了美國通用、福特開始在小範圍的車型上的默許平行進口,所以有了一些國內經銷商開始探索接入平行進口車後續的保養維修服務。當然還很重要的是政府出台各種引導其發展的規定。

關於平行進口車的多方博弈,有些看來是妥協,其實是整體進步。

未來隨著汽車電商的普及以及國際市場壁壘的消解,未來汽車廠商的策略以及經銷商體系的改變或許會讓平行進口車變得普遍。

小炫風超跑快訊/第一汽車報導

原創聲明: 本文為 GeekCar 原創作品,歡迎轉載。轉載時請在文章開頭註明作者和「來源自 GeekCar」,並附上原文鏈接,不得修改原文內容,謝謝合作!

同時歡迎關注 GeekCar 微信公眾號: GeekCar 極客汽車(微信號:GeekCar)&極市(微信號:geeket)。

Random Pos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