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12缸汽車綜合稿件
常用關鍵字:行車記錄器,飄移車,滑板車,體感車,汽車資訊
自動駕駛聽起來似乎離我們很遙遠,然而已經有人因自動駕駛而喪生了。
機器有時候也會騙人
超跑快訊/第一汽車報導
美國特斯拉汽車公司6月30日證實,一輛該公司生產的S型電動轎車在自動駕駛模式下發生撞車事故,導致司機身亡。這是美國首例涉及汽車自動駕駛功能的交通死亡事故。
美國國家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在一份聲明中說,這起事故表明「需要對事故發生時啟用的輔助(自動)駕駛功能的設計和性能進行檢查」。目前該機構已對這起事故展開初步調查,涉及車輛達2.5萬輛,如發現涉事車輛存在安全隱患將下令召回。
特斯拉解釋,在強烈的日照條件下,駕駛員和自動駕駛都未能注意到拖挂車的白色車身,因此未能及時啟動剎車系統。
特斯拉針對這起車禍對外發布了一則說明,說明中稱:
自動駕駛是一項輔助功能,要求駕駛員雙手始終握住方向盤,準備隨時接管。
因為有不少車主此前在視頻網站上傳了自己「解放雙手」,讓特斯拉完全自動駕駛的視頻片段。
自動駕駛作為一項新技術,是汽車行業當前的熱點。然而,持懷疑態度的人士認為,自動駕駛技術至少現階段依然不成熟,無法與駕車人對交通狀況諸多因素、特別是突發事件的綜合判斷相比。
美國著名智庫蘭德公司今年4月在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自動駕駛汽車測試的總里程還很少,缺乏足夠數據來對比這類汽車與傳統汽車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迄今為止,測試時間最長的是谷歌自動駕駛汽車,從2009年至2015年,55輛谷歌自動駕駛汽車的道路測試總里程僅約130萬英里(約合209萬公里),其間共發生了11起小事故。
研究人員認為,自動駕駛汽車需要測試數億至數千億公里,才能驗證它們在減少交通事故方面的可靠性,而現有的自動駕駛汽車至少要幾十年甚至幾百年才能達到這麼多測試里程。如果要在自動駕駛汽車上市前證明其安全性,這不可能做到。
BMW要造機器人駕駛的汽車
雖然自動駕駛存在安全隱患,但這並沒有阻擋住車企的熱情。
就在美國對特斯拉自動駕駛釀車禍展開調查的當天,BMW,英特爾以及計算機視覺公司「移動眼」簽署了一份協議,以共同發展無人駕駛汽車。
據報道,這項研究合夥關係是在美國官員開始對一起致命汽車墜毀案展開調查的那一天宣布的,這份調查涉及到特斯拉的電動汽車Model S,該車對自動駕駛技術作了很多貢獻。
這3家公司將會協同合作開發一個系統。該系統將會讓汽車能夠自動行駛,而不需要任何人在車上幫忙。
BMW公司稱,他們希望生產出完全無人駕駛的不需要任何人在車上的汽車。他們希望三家公司的協作意味著在2021年前,機器人汽車能夠開始批量化生產。
BMW公司表示,完成這項目標將會使得更多無人操作的汽車安全地行駛。並且,這也會激勵新的汽車共享服務在都市地區的創造,或者導致需要雇傭機器人駕駛卡車的遠距離快遞服務的創造。
早期的工作將把注意力集中在「高度自動化駕駛」的最初形態,BMW公司稱這是他們今年計劃完成的。他們補充道,更多的關於這種技術的大量測試工作計劃在2017年進行。
超跑快訊/第一汽車報導
在此之前,BMW公司已經展示了使用無人駕駛技術的概念汽車,並且現在正同百度公司進行合作,以生產適合中國市場的自動駕駛汽車。
缸哥覺得,雖然這種科幻式的場景的確很美好,但如果完全將人的安全交給機器,恐怕還是有點兒戲。排除機器故障以及電腦出錯的概率,人為的攻擊也是一大安全隱患。但缸哥相信,自動駕駛技術能提高交通安全,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另外,駕駛不但是一種技能,也是一種情懷,相信這種情懷人類會一直保持。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