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賽車文化,來自一個車迷的吐槽

當個車迷其實挺不容易的,幾乎每周都有大把的賽事要關注,從每年十幾站的F1,到WTCC、CTCC、WRC,還有幾年一次的達喀爾,不用我再多說,這些比賽如同當今車載的電子系統一般,有各自存在的意義,卻讓普通民眾眼花繚亂。賽車是一項刺激的運動,在普通路況上做不出來的高難度動作和酣暢淋漓的駕駛感受都可以在比賽中獲得。中國的觀眾們藉助電視和網路的力量體驗著賽車的驚險刺激,一看就是十幾年。

小炫風電動智能平衡自走車,飄移車,滑板車,體感車,汽車資訊

當然你也許會像我一樣覺得這裡有些什麼不對,為什麼中國車迷們得到的總是欣賞的權利,而很少有參與的機會呢?究其原因還是因為中國汽車市場起步太晚,發展緩慢,人家都玩了一百多年汽車了,我們呢,說得不好聽一點,做了十多年的「山寨車」。

中國賽車文化,來自一個車迷的吐槽

中國賽車文化

小炫風超跑快訊/第一汽車報導

說到中國汽車賽事,不得不提一下韓寒,這個始終站在網民喉舌第一線上的賽車手,走的是曲線賽車的路子,由文入車,以文養車,最終通過寫幾本小說實現自己玩賽車的夢想,這在年輕一代人里,算是頂尖聰明的。只可惜這一代人的賽車夢想,大概也就僅此而已了,你不能指望著自己成為另一個韓寒,也不能指望著剛剛拿到C1執照就有人邀請你參加汽車賽事,那太遙遠了,遙遠到要坐飛機才能去親身體驗。

中國賽車文化,來自一個車迷的吐槽

這就是現實,中國汽車市場沒有太多供汽車賽事生存的土壤。看看身邊打算買車的朋友們吧,他們往往更加關心新車是不是有6碟以上的CD,永遠也用不到的智能天窗和花粉過濾空調,以及各種聽上去很美看上去啥也看不到的配置,而對於動力性和安全性沒有太多的意識。把自己的車改裝一下去跑比賽?不僅沒有幾個消費者樂意,法規上也沒有明確的態度。

帶著一點悲觀的色彩來說,想要期待消費者理性購車,似乎只能等下一代人了。在這種情況下堅持玩汽車賽事,只能說要麼市場投資方向沒找准,扔錢打了水漂,要麼就是高瞻遠矚,意圖在未來的歲月里長遠地影響中國人對賽車、賽事的理解與概念。不過換個角度來看,世界各地的汽車市場都經歷了相當長的一段時期才走向成熟,汽車賽事是最好的營養。

從近些年來火熱的尚酷杯,到保時捷亞洲卡雷拉杯,再到R8 LMS,還有藍寶堅尼-寶珀Super Trofeo超級挑戰賽,有些賽事已經成為了車迷心中的朝聖之地,而有的則成為了新興車主的樂趣所在。

中國賽車文化,來自一個車迷的吐槽

已經為車迷們所熟知的保時捷亞洲卡雷拉杯是一個極富特色的賽事。試問令眾多車迷心馳神往的911GT3 RS夠不夠性能強勁?保時捷亞洲卡雷拉杯全部採用了專用的Carrera GT3 Cup賽車,通過提升馬力和降低重量,賽車獲得了無與倫比的性能。卡雷拉杯還給予了普通人更多的參與機會,參賽車手只需要購買一部保時捷911 GT3賽車,並支付一定的改裝費用即可獲得PCCA(亞洲保時捷卡雷拉杯賽事)的參賽資格。所有參賽車手不用擔心比賽中賽車的運輸問題,所有參賽車輛都可以由PCCA負責配送到下一個賽場。中國賽事是亞洲卡雷拉杯的焦點。中國市場強大的購買力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高端車型和賽事。

中國賽車文化,來自一個車迷的吐槽

在歐洲,還有一類小車被稱為「小鋼炮」系列,他們擁有家用車的掀背車身,也擁有不可小視的狂躁動力。如今,德國人通過變通,在中國市場上將營銷活動舉辦得多姿多彩,並將汽車工業的終極形態:汽車賽事逐一引進國內。他們用實際行動告訴消費者,買車不能光看空間和配置,更多的時候,你需要的是一輛簡約而且性能優異的伴侶。

(一個優秀的駕駛人,應該對自己負責,對家人負責,對他人負責.對生命心存敬畏,時時刻刻提醒自己,遵守交通規則.因為,活著才是生命的一切.安全駕駛從這裡開始! )
小炫風超跑快訊/第一汽車報導

安全駕駛微信號→→:jiashiyizu(?長按可複製添加)

或者微信搜索「安全駕駛」添加關注,學習更多安全駕駛技巧

Random Pos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