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奇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拉奇網路)

鄭重向讀者推薦同鄉好友黃仲旋先生近日完稿的一篇記敘文章,內容描述他與杜振醉教授逾半個世紀的平凡中見真情的交往。文章娓娓道來,情節敘述細膩,文筆漂亮,值得一看!獲作者受權,原文全篇轉發如下:

《教科書式的學人》

作者 黃仲旋

在逾半世紀的交往中,我與杜振醉教授的關係在平凡中建立了不平凡的友情,可謂亦師亦友,如兄如弟。

【始於同門 識於微時】

我與振醉的認識始於 1963 年。那時我剛由晉江第廿九中學(後改為羅溪中學,其時未設高中部,再後來與奕聰中學合併,正名為「泉州巿奕聰中學」)考入晉江四中(即今泉州市馬甲中學)就讀高中,語文教師是楊嘉種老師。那時馬甲中學高中首屆(高一組)剛畢業,考上大學只有三名,兩名理科,一名文科正是杜振醉,故有「文科狀元」之稱,那個年代收生率之低可見一斑。杜振醉是楊嘉種老師的得意門生,高中三年都由他主教語文,能出一名狀元生又是全國名牌大學——廈門大學,自然面上有光。

上語文課時,楊老師經常提起杜振醉,讚他天資聰穎、學習用功,以此策勵同學,讓我們心生敬仰。順便提一件我畢生難忘的小事,那年元旦前,杜振醉寄一首小詞《漁歌子》給楊老師祝賀,詞曰:「東風有意流年換,桃李無言遍地春。三杯酒,祝師尊,寸草春暉不勝恩。」老師當即在課堂宣讀,還囑咐當時負責編輯教室外壁慶祝元旦黑板報的我刊載,我很樂意地接受下來,因為振醉學長的「狀元」形象,一早就像「偶像」一樣植根在我的心中。楊老師是一位學識淵博的謙謙君子,同學們對他都很敬重。從那時起,我與振醉雖素未謀面,但出於同師同門,加上楊老師對我的眷顧關係,偶爾以信箋求教於振醉師兄,他都很認真的給我回函。直至我高中畢業還保持這種「筆友」的書信往來。

我們終於在 1966 年的一個夏天見面了。

那是緣於羅溪公社(後轉稱鄉,現在是羅溪鎮)興建「前洋水庫」,我與早我一屆的師姐黃治英被分配到水庫指揮部宣傳組,由原晉江縣公安局幹部黃和成主抓工作,公社秘書尤傳才直接負責宣傳組的運作。我分管《工地快訊》編輯,治英師姐上現場用廣播筒宣傳鼓動,並採集施工進度及好人好事,還有負責寫宣傳標語的黃瓜瓞老師。我偶爾也有到工地去協助宣傳,派發《工地快訊》,目睹現場民工那熱火朝天地幹活,肩扛大石的,推車在人群中奔馳穿梭的,打夯「嗨——哎」聲在山谷中回響,令人熱血沸騰。晚上寂靜下來,圍在一起海闊天空,閑談中才知道治英師姐是通過雙方家長與振醉緣訂終身的未婚妻。因此,振醉暑假回鄉,我找機會約定治英同學一起拜訪振醉師兄,終於由筆友轉為面識的朋友,彼此情真意切。當時沒有現在的手機,見上一面殊不容易。

拉奇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拉奇網路)

杜振醉教授

拉奇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拉奇網路)

杜教授青年照

我比振醉兄遲兩年(1980 年)來香港。初來乍到,工作生活都不太適應,稍穩定後,我即與振醉兄電話約定見面。第一次在異域他鄉聚會是鑽石山木屋區,寮屋棚外排一張簡易摺枱泡茶,那時中秋節過後不久,月光下海侃天地,別有一番情致。

振醉兄來港後不久即投身於敎育出版界,從事教科書編撰工作。我收到他編著的第一本書是《國史述要》(波文書局出版),覺得奇怪,中文系出身的如何寫歷史了?但我還是利用工餘時間細細地看,很佩服他的歷史知識竟是如此淵博,而且用振醉兄的說法,寫歷史觀點要持平公正,不偏不倚,其寫史的筆法又是如此平實。他對歷史中的某一較有岐見的事件,不惜花時間找資料查證,然後綜合加以論述,客觀中允。難怪新書一出,各間中學歷史教師爭相推薦,其受歡迎的程度可想而知。《國史述要》是一部大學預科參考書,因其深淺詳略適宜,編撰體例合乎高考取向,故而成為預科文史班學生復習備考的憑藉。由是,在上世紀末新世紀初,就有許多編輯同事、課本作者、學校中文與中史科敎師友好,乃至敎育當局中文、中史課程組與考評局負責人,都是讀過振醉兄這部書去應考並取得佳績的。他們對振醉兄都有一種由衷的敬重,並溢於言表。可以說,《國史述要》是振醉兄立身敎育出版界的墊腳石。

拉奇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拉奇網路)
拉奇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拉奇網路)

杜教授為香港學校編撰的部分教科書著作

【桑梓情緣 翰墨飄香】

記得去年香港洛江同鄉總會舉行「義工培訓、歡度中秋」的例會,適逢「九?一八」事變九十週年紀念日。振醉兄作為監事長,受在內地的會長黃雙仕先生委託主持會議,即席結合「九一八」歷史事件作歷史常識演講,當場吟誦其早年作品《憶秦娥?「九一八」事變》詞一首:「戎機失,砲聲一響丟東北。丟東北,將軍不戰,倭人輕得。中樞攘外無長策,欲先安內空貽敵。空貽敵,中華民族,陸沉峩岌。」(已收輯在振醉兄名著《思若三齋詩詞對聯集》),激勵義工鄉親們毋忘國恥、牢記使命的愛國情懷。我特別要提的是上半闕「丟東北,將軍不戰,倭人輕得。」的重大含義。丟東北,將軍不戰,倭人輕得,誰之過?當然是張學良了。他負有鎮守東北的責任,但卻下令駐守東北的十幾萬大軍不準抵抗,以致東三省淪於日本。後來「西安事變」張學良逼使蔣介石停止內戰,與共產黨合作,共同抗日,立了一功,張一變而為「抗日功臣」,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嗎!所以振醉兄以史入詩,寫這詞重新予以評價,體現他的治學精神。

香港泉州洛江同鄉總會是 2017 年成立的,其時振醉兄年屆退休。洛江區區委/區政府委派統戰部副部長林康前、黃漢水主抓創會籌備工作。通過林、黃兩位副部長登門造訪、籌委會主任黃雙仕先生的誠摯邀請,鄉親們推選振醉兄擔任了監事長,用內地的說法叫發揮餘熱吧。振醉兄一直謙稱他不適合做社團工作,但承命之後卻認真負責,而且特別注重營造鄉會的文化氛圍,凝聚鄉親。幾乎每次受遠在內地經商的黃雙仕會長委託召開理監事常務例會、舉行會務活動,都是他主持,結合會務內容穿插一點歷史常識或故事之類的,如中秋敬老會上,引經據典,講述膾炙人口的嫦娥奔月故事,令鄉親長者們聽得入神。因為他歷史文化知識豐富,記性又好,一般即席演說,都不用講稿,而隨機結合,如話家常,故氣氛輕鬆,與鄉親們互動呼應。

振醉兄由波文書局轉向煜華文化機構、課室敎材出版社與長河出版社,乃至商務印書館香港敎育圖書公司,他都是擔任總編輯、總顧問等高管要職,幾十年如一日,敬業樂業,筆耕不輟。香港出版界文化界是這樣評介振醉兄的:「杜振醉教授為學兼通文史哲,是著名的文化學者、教科書編著名家、詩人。」由於長期擔任教科書出版社總編輯,在管理編輯出版業務的同時,主編及編著了中史、中文等學科不同階段課程的課本及配套教材,包括:《國史述要》《國史問題析論》《新理念中國歷史》《新視野中國歷史》《中國語文》《新理念中國語文》《新高中中國語文》與《課室普通話》等,為學校提供了優質的教學資源,惠及一代又一代的學子。新世紀以來,振醉兄又兼任香港大學「中華文化世紀工程研究計劃」顧問,並負責 《中華文化承傳》《中華文化擷英》等四部著作的編審,為中華文化普及敎育作出重要貢獻。

作為七十年代南來知識分子群之一,振醉兄在香港文化教育界脫穎而出,亦馳譽內地,華僑大學敦聘他為客座教授。《泉州晚報》《福建僑鄉報》等報刊雜誌,相繼予以報道。母校馬甲中學四十週年、六十週年校慶二度展覽其著作,並請他制定校訓,是為「誠意正心,敦品勵學」。加上振醉兄的二公子杜若鴻博士著作甚豐,因之,泉州巿馬甲中學為其籌建「杜振醉杜若鴻文化舘」。文化舘位於馬甲中學新建辦公大樓六樓,面向廣場,東望閩南名勝仙公山,境界開闊,風清氣爽。以「弘揚國粹、昌明文教」為立舘宗旨,恰如舘徽「書山文海」所示,布展了數十種近三百冊作品,代表杜氏父子的成就。舘名由著名科學家尤民生教授題識,正門楹聯「筆下春秋史,胸中錦綉文」言簡意賅,使人想見舘主氣格,凸顯文化舘品位。

2019 年 5 月 24 日,文化舘舉行開舘典禮。開舘前夕,洛江區黨委副書記、區長蘇漢庭,先期到文化舘視察。開舘當日,洛江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謝衛東,副區長董俊凱及馬甲中學校長賴新德等相關部門領導,香港泉州洛江同鄉總會會長黃雙仕,中國電子進出口總公司巡視員林炳煌,廈門大學中文系原副主任陳育倫教授,泉州市文聯原主席陳日昇,福建省人民政府特約督學賴輝煌,馬甲中學教育促進會執行會長杜金發,深圳市洛江商會會長尤國忠等一起出席主禮,文教界、工商界、舊同事、老同學等觀禮嘉賓二百餘人參加慶典,可謂嘉賓雲集,花團錦簇,盛況空前。同鄉總會骨幹黃祖明負責全場活動統籌,賴漢水負責宴會現場,我專職接待嘉賓,《海絲小鎮》網媒主編吳充分先生則配合各方記者拍照攝影。當日欣喜地看到振醉兄與十多位首屆同學合影之一瞬,使我頗為感慨。曾記否?當年同學少年,風華正茂,如今兩鬢飛霜,步入桑榆晚景,歎人生之須臾!

拉奇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拉奇網路)

杜振醉監事長主持香港洛江同鄉會例會

拉奇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拉奇網路)

杜教授著作《詩詞對聯集》

拉奇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拉奇網路)

杜氏文化館內掛軸

拉奇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拉奇網路)

杜教授與其二公子杜若鴻博士攝於家鄉馬甲中學校訓廣場

【桑榆未晚 篤行天下】

五年多來,由創立洛江同鄉總會到杜氏父子文化舘,其間會務活動頻仍,組織回鄉考察懇親,遊覽祖國名山大川,中秋敬老聯絡鄉情,社團大型集會,文友互訪,等等,無不與振醉兄一起。在一次不經意的交談中,我提出一些朋友建議把在同鄉會近二十年寫的書稿匯編一下,作為一種紀錄,與同好交流分享;振醉兄馬上表示贊同,並鼓勵說一些遊記寫得很不錯,有相當份量的紀念價值。其實我的稿子大部份都是鄉會的活動紀錄,從未想過要結集成書。我說出了幾點擔憂的理由,振醉兄卻從另一個角度說服了我,這就是他在拙作《歲月光華錄》的《序一》中結尾那句話:「……許多文章,都承載著鄉親的集體記憶,留住了洛江籍香港人的鄉愁。」並表示他會全力幫忙把關。振醉兄是編著名家,有他助力,我當放懷。

於是,我開始利用時間著手把儲存在電腦中的書稿篩選出來,分門別類,最後與振醉兄共同商定,全書分為四輯:山川攬勝、翰苑花絮、企業風采、鄉情鄉緣。從書名《歲月光華錄》題簽、寫導讀式《序言》,到佈局謀篇、內容審訂,乃至版式設計,清樣核準,振醉兄無不克盡其心力,為拙作竟點睛之功。

我很欽佩振醉兄的專業精神,在審校過程中,發現《九龍寨城公園楹聯巡禮》一文的附錄《九龍寨城公園碑記》結句無法讀通,立馬要我再臨九龍寨城公園把《碑記》的部份拍攝回來校正,結果發現是製作過程中有兩個字植錯的問題。其一絲不苟的精神實在令人佩服。

這裡順便提一提鄉會主辦的兩份小報,其一是「香港泉州羅溪同鄉會」《八峰之春》,創辦於 2008 年;其二是「香港泉州洛江同鄉總會」《洛江浪花》,在創會翌年(2018 年)創刊的。此兩刊份屬小報,但一紙風行,不單是本港社團與洛江區各鄉鎮,舉凡有洛江鄉親在海外僑居的如印尼、菲律賓、星馬泰等國家或地區,以及內地多個省份及台灣,等等,作為會務訊息交流平台,都有涵蓋。十多年來,兩報交叉出版,從組稿審稿到清樣付梓,振醉兄幾乎都參與其中,花了不少心思與時間。

在長期近距離接觸過程中,使我真切感受到,振醉兄對文稿直觀的準確,對內容審訂的中肯,對標目拿捏的技巧,對文字反應的敏鋭。這不是「專業精神」四字所概括得了的,而使我聯想起文化舘數十幅賀辭的其中一幅: 「胸藏文墨懷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這是一副集句聯,乃振醉兄三位同屆老同學杜溪水、杜輝基、謝金票致賀的,作為振醉兄才華涵養、學人氣格的寫照,最是恰切。

振醉兄憑責任做事,憑良心做人,其學識之廣、治學之精,待人之誠、為人之真,深孚眾望,受人敬重,會長黃雙仕稱之「德高望重」,我則讚之「高風亮節」。他與人相處,不比高低,不爭短長,始終保持溫良恭儉讓之風。

2016 年,當我收到振醉兄退休後結集的《思若三齋詩詞對聯集》專著,我竟覺得份量特別沉重,因為那是他從學生時代到居港歲月心路歷程的真情寫照,作為逾半世紀交往的老朋友,書中竟然還有鮮為人知的隱秘。全書加上杜若鴻等三兄弟的評注,內容殊異,歡樂與痛苦交織在一起,生離死別的錐心之痛,工作生活的辛酸血淚,民族大節的家國情懷,看著看著,不禁掩卷沉思……作為一介書生,振醉兄來港後和常人一樣,疲於生計,培養子女;不同的是,他大半生從事教科書編撰,並致力於中華文化的傳承弘揚,是屬於人類靈魂工程的上層建築,肩負社會責任,熱衷文化敎育事業,數十年如一日,敬業樂業,不負初心。

當不久前,《人民日報》報道振醉兄獲評為 2020-2021 年度「香港傑出教育家成就獎」之殊榮時,迅即在手機風靡熱傳,更有香港文化界多名詩家盛讚,茲擷取其一二以見之:

滋潤心靈細無聲,奉獻文史純結晶。

實學備至名自歸,春風化雨世代情。

(作者:吳劍揚)

凌雲健翮領天驕,氣壯山河撼九霄。

筆秀文壇何氣魄,澹然心再樹高標。

(作者:陳美珠)

行文至此,振醉兄德行天下,譽佈宗邦,老驥伏櫪,志行千里。作為他的平

拉奇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拉奇網路)
拉奇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拉奇網路)
拉奇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拉奇網路)

仲旋贈予我其作品

拉奇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拉奇網路)

作者黃仲旋新書《歲月光華錄》新近出版,杜教授全力幫忙籌備,封面題字作序,其二公子杜若鴻博士也在封底作介紹。最後一張圖片為筆者黃仲旋與杜氏父子攝於香港島鯉景灣。

拉奇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拉奇網路)

生知己,我對其久蘊於胸的外號「教科書式的學人」,應該藉此機會奉贈老哥吧!

二零二二年三月十八日

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2557861106@qq.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acenms.com/3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