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萬血本無歸!小白親述血虧背後:被理財資金盤花樣套路

從2000元半信半疑試水入場,到數萬元滿懷期待加碼投入,直至最後12萬元血本無歸。近兩日,一自稱理財小白的讀者向北京商報記者講述了他今年以來的血淚投資史,快錢沒賺成反被騙,和他一樣,很多投資人都未曾想到的是,這是一個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擊鼓傳花遊戲:「投資人」抱著僥倖心理等待收益,但背後的資金盤卻瞄準時間一把收割。

據5月16日北京商報記者從受害者處不完全初步統計,截至目前,已有超60人在一家名為「三峽能源」的山寨詐騙平台投資,被騙投資款項總計數百萬元,目前有部分投資人報案,而平台已經處於徹底失聯狀態。

理財小白親述被騙經歷:

從半信半疑到全盤血虧

「我前期其實也持懷疑態度,但整個投資過程誘惑性實在太大,沒控制住就越投越多。」近兩日,一名自稱理財小白的讀者王力(化名)向北京商報記者講述了他近期的一次投資經歷,4月初通過朋友介紹在一家名為「三峽能源」的平台投資,但僅一個月的時間,就血虧12萬元。

王力是一名小微生意人,他稱自己平時對投資理財研究不多,4月初偶然在朋友圈看到了好友曬的「三峽能源」收益圖,便開始心動。「我看利息比銀行高多了,但也不知道真假,索性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充了2000元。」王力稱,「畢竟這只是一個App,如果是騙局那錢都找不回來了,所以先試試水。投資有風險,還是需要理性。」

一開始王力還抱著半信半疑的態度,也請教過身邊朋友,被告知這類投資不靠譜;但2000元投資款「賺取」的數百元收益很快就衝破了王力的理性,於是,他再一次開始加大投資。

「雖然擔心平台真實性,但畢竟投資多回報也多。」王力告訴北京商報記者,他投資后就被朋友拉進了幾個投資群,還被告知,這類平台「正常的玩法就是先投資一筆錢,等回本后再拿著這些利潤去利滾利,這樣就會穩賺不賠」。

因為平台發布的大部分項目時間短、收益高。王力稱他的「投資」越來越衝動,「誘惑實在太大了,說理性容易,但實際你看群友們每天幾千幾千的收入,誰看到都想跟著投。我一開始就是想先看看,但是後來就控制不住自己,幾萬幾萬地買」。

然而好景不長。王力向北京商報記者介紹,從4月中開始,他發現平台提現速度越來越慢,從之前兩個小時就能提現,到後來延遲至1天的時間;另外,4月20日他再次發現平台的每日分紅被暫停,儘管發現平台不對勁,但這時他已經往平台投入了十餘萬。

2萬血本無歸!小白親述血虧背後:被理財資金盤花樣套路"

「投入多了之後,每天都提心弔膽,雖然一直在僥倖這個平台不是騙局就好,但最後還是事與願違。」王力稱,自5月初,平台徹底無法提現,從前的投資交流群也變成了維權群,群友的話題也由從前的「曬收益」變成了「算虧損」,簡直是悔不當初。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類似王力這類案例並不少見,另一位被騙的「投資者」還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平台「跑路」前還曾試圖二次收割:「平台一邊給用戶賬戶多打了5800元,一邊發公告說系統緊急修復給賬戶多打了分紅,需要繼續充值轉賬才能驗證用戶真實性,不然就會被視作虛假用戶凍結賬戶。當時嚇得大部分投資人爭先恐後轉錢驗證,最多的充值了58.8萬元,但最後平台等會員相繼充值完后就徹底失聯了,這時候大家才幡然醒悟又被騙!」

2萬血本無歸!小白親述血虧背後:被理財資金盤花樣套路"

另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有超60人在這家名為「三峽能源」的平台投資,被騙投資款項總計達數百萬元,其中有多人被騙十萬元以上。

仿冒平台被上市公司打假:

竟順勢推出時利率產品繼續行騙

需要注意的是,這個名為「三峽能源」的所謂投資理財公司,實則是一個山寨詐騙平台。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就在3月底,由央企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控股的上市公司三峽能源發布公告稱,「公司接到群眾反映,有不法分子假冒公司名義,利用手機App、網路投融資平台虛假宣傳,進行詐騙活動」。

三峽能源提醒廣大群眾提高警惕,謹防上當受騙,保護自身財產安全和合法權益。其表示,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公司的投融資活動都通過合法途徑規範操作,不會開展民間集資活動。三峽能源從未發布過民間理財產品和相關的App/網路鏈接等信息,未授權任何個人或單位開展上述業務,以後也不會發布此類信息或授權任何個人或單位開展此類業務。

然而,根據投資人所述,在三峽能源官方發聲打假后,該平台還蹭著這一消息繼續誘導用戶投資,甚至推出「時利率」體驗福利活動,其號稱產品時長3小時,「時利率」1.1%(投資5500元一小時收益55元),三小時到期返本即刻提現。

2萬血本無歸!小白親述血虧背後:被理財資金盤花樣套路"

對於該平台多次冒名詐騙有何進一步舉措,北京商報記者向上市公司三峽能源採訪,官方電話回復稱以公告內容為準,而對於是否有更多措施,對方未給出進一步回應。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類仿冒知名公司、蹭熱點用以誘導消費者「投資理財」的詐騙平台不在少數。而作為「鐮刀手」的這些所謂的山寨詐騙平台,又是如何吸引「獵物」入場?主要有哪些套路

具體來看,在宣傳上,這些平台一般會以「投資新風口」 「零風險」等說辭誘導投資者通過非正當渠道下載App;在資質上,平台大多自稱或仿冒國企背景,甚至偽造金融許可證等材料以假亂真;另在操作上,一般都以小額高息的方式吸引投資者入場,博取投資者信任后,等待對方投入大額后再一筆「收割」。

另在操作特徵上,這類平台一般打著「低碳」「新能源」等旗號,多方蹭熱點引起關注;同時,平台一般只提收益不提風險,甚至以「保本保息」的方式忽悠投資者;而投資扣款一般也是通過轉賬的方式流向馬甲公司甚至個人賬戶,資金存在極高風險;此外,平台還會通過「拉人頭返現」的操作,誘導投資人推薦身邊好友,傳播面極廣。

一個接一個的連環套路,受害者們直言防不勝防。

建議加碼治理整頓

加大導流端、資金端監測

事實上,對於這類投資詐騙平台,北京商報記者曾進行多次深度揭露和報道。

北京市中聞律師事務所律師李亞告訴北京商報記者,「這類投資詐騙現象層出不窮,原因主要是多方面的。第一,行為人會利用投資者獲得高額回報的心理以及信息差,讓投資者在日常生活中防不勝防;第二,主要在於信息傳播渠道發展飛速,但很多信息真假難辨,就會導致金融詐騙現象的出現」。

在李亞看來,整個金融行業管理制度需要進一步規範,金融投資方式需要依法進一步明確,同時也要做好互聯網行業的監管,防止詐騙信息的非法傳播。

這類理財詐騙亂象不止,後續又如何治理?李亞建議,首先,金融市場要進行規範調整。當前金融市場的投資方式很多,投資者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實現投資需求。但是,隨著投資方式增多,金融市場的監管力度需要進一步加強,明確合法的投資方式,進一步縮小投資風險,杜絕有騙子鑽信息差的空子,進行違法金融犯罪活動;其次,互聯網行業要對自己的信息管理進一步完善,嚴格審核網路上信息的真實性和合法性,防止違法金融信息通過互聯網進行傳播;另外,宣傳部門要加強對消費者的宣傳教育,更多注重對各種新型金融詐騙方式的普及,增強消費者的反詐騙意識。

易觀分析金融行業高級分析師蘇筱芮則指出,整頓規範主要有兩方面思路,一方面應從渠道/導流端入手,在非法金融活動高頻現身的平台如微信、微博、短視頻平台、小程序等展開大力監測,並設置相應的舉報機制,及時反饋、快速響應,將不良信息內容果斷移出;另一方面則需要從資金流轉環節入手,督促銀行、第三方支付機構等加大賬戶監測,通過風控水平的提升做到早發現、早處置。

另對消費者,多地警方提示,要樹立正確的投資理財觀念,堅信「高額回報」「快速致富」等投資理財項目都是陷阱。不輕易點擊安裝他人推薦的來歷不明的App。若需使用App進行投資理財,請先核實是否合法可靠。遇到主動上門的投資理財營銷,務必提高警惕,或者到銀行等正規金融機構購買理財產品。

北京商報記者 劉四紅

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2557861106@qq.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acenms.com/4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