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玉濤
說文解字: 「模範」取之錢範,因「模」是標準、規範之意,「范」有模範、榜樣之稱,於兩字聯在一起就是今天所稱之「模範」的經典組詞。「萊國春秋」文物陳列館內展出的館藏造型別緻的兩組青銅錢範,燈光下泛著綠色的光芒,熠熠生輝。只此青綠,佐證了西周時期龍口素有「冶鐵」基地之稱,也彰顯了萊國的經濟繁榮強大和黃水河流域青銅時代文明的璀璨輝煌。
古代在流行實物貨幣的同時,也開始流通金屬稱量貨幣。金屬具有比其他實物貨幣優越的條件:質的相對同一性,量的可以分割,比較貴重,容易保存。因此,隨著商品交換的進一步發展,實物貨幣必然被金屬貨幣所代替。但金屬作為貨幣。在開始時並未鑄成特定的形態,而是按重量進行交易,稱為金屬稱量貨幣。古代的金屬稱量貨幣時期,大約開始於商末,盛行於西周和春秋時期。使用的金屬是青銅。在古代文獻中,包括銅器、海貝、骨貝,石貝銘文上,經常有賜金的記載。這種「金」,指的是青銅,而非黃金。在當時的生產力水平下,青銅也是很少,則很貴重的。在金屬稱量貨幣時期,青銅不管鑄成何種形式,都可按重量進行交易。各種各樣的青銅器,不僅僅是權力的象徵,也代表了財富。青銅器的大小輕重,是人們很注重的內容。在考古發掘中,曾出土過幾批青銅塊,它是冶鍊成餅后,再打成碎塊的,大小不一,重量各異,顯然是作為青銅稱量貨幣使用的、是最典型的金屬稱量貨幣。
貨幣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后的產物,它滲透到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貨幣是古代社會政治、經濟生活的反映,在文物歷史研究中具有重要意義。考古出土的古錢幣是進行錢幣研究和考古學文化斷代的重要依據。對古代錢幣的研究,目前所見至少在隋代已有著錄,而且歷代不衰,形成了一個專門的學科,過去稱為古泉學,現在叫做古代錢幣學。貨幣的產生和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隨著社會生產的發展,產生了商品交換,在交換過程中,需要一個中間媒介,充當一般等價物。一般等價物逐漸固定在某些特定種類的商品上,這些特定種類的商品,就成了貨幣。貨幣起源和發展的序列,大致可以分為:物與物交換時期——實物貨幣時期——金屬稱量貨幣時期——金屬鑄造貨幣時期。
在原始社會前期,生產力水平低下,生產品除去消耗,沒有剩餘。當生產力水平有了提高,產品數量增加,除去人們的消耗,還有了一定的剩餘產品,交換就開始了。剛開始的交換,並不是等價交換,數量也很少,這就是物與物交換時期。隨著游牧部落從其他原始部落分化出來的第一次社會大分工的產生,交換逐漸禁起來。許多參加交換的雙方,無法找到直接的交換對象。例如,有糧食的人想要交換陶器、而有陶器的人需要交換牲畜,交易並不容易完成。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發現,某一種產品是大家共同需要的。參加交換的人們可以把自己的產品先換成大家共同需要的產品,然後再用它來換自已需要的產品。這種共需產品,起了一般等價物的作用,成了交易得以進行的媒介。這種等價物,開始時並不固定在某種商品上,糧食、牲畜、皮毛等都可能起過這種般等價物的作用。這些起到一般等價物作用的商品,就是實物貨幣。
侯建業老師在《考古煙台》之「煙台地區出土的古錢幣」一文寫道: 黃縣(今龍口)出土過漢「半兩」石范,該地漢時設黃縣郡。據文獻記載: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后,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始於境內置黃縣,隸屬齊郡。西漢初年,黃縣柝置出惤縣、徐鄉縣,同屬東萊郡。漢成帝元延元年加封徐鄉縣為侯國,為膠東王的王子劉炔封地,徐鄉縣改為徐鄉侯國,東漢建武六年,徐鄉縣併入黃縣,公元556年(北齊天保七年)惤縣併入黃縣。膠東半島海岸線綿長,向有漁鹽之利。《運算元》《回語·齊語》等古文獻都有此地漁鹽生產的記載。食鹽作為人類的必需品,自然成為膠東半島實物貨幣的一種。膠東半島古代尚有蠶絲,山地曠陵,白古多柞樹。考古發現黃縣漢代的惤縣蠶絲可以織衣服,是人人必須之物,很可能也是膠東半島的實物貨幣之一。
遠古時期,不同的地區,充當實物貨幣的,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商品。最主要的實物貨幣是「貝」。貝有許多種類,作為實物貨幣使用的,是一種特定的海貝,是產於南洋,屬寶貝族、寶貝科的小貝。這種貝外觀很美視,夏、商雙隸主曾把它們作為貴重的裝飾品和用來貲賜。由於自然貝數量少,價值大,為了彌補自然貝不足,出現了石貝、骨貝、蚌貝,金貝、銀貝、玉貝、鋼貝等仿製貝。
萊國(今龍口)最初的鑄造技術是使用石范。由於石料不容易加工,又不耐高溫,隨著制陶業的發展,很快就改用泥范。在商代早期有了泥范鑄造,中期即大規模使用。范就是人們常說的模具,是用來構成器物造型和紋樣的。鑄錢一般是採用的平板范,從質地上來說,平板范有泥陶范、石范和銅範三種。先秦時期鑄錢大多使用的是泥陶范。泥陶范鑄錢,先製作面范的范坯,上面有封閉的范蓋,范蓋上至少留下一個澆注孔。到戰國末年開始較多地使用石范和銅範。由於石范光潔度較高可以反覆使用,在西漢初年得到廣泛採用。銅範鑄錢在漢武帝以前使用並不普遍,代表性的有楚國的蟻鼻錢和戰國的秦「半兩」。隨著漢武帝五銖錢的鑄行刀幣是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鑄幣之一。其形由春秋時期的農具、手工工具和日常用具刀演變而成。種類不一,按其文字或形狀,有齊刀、即墨刀、安陽刀、潭邦刀、針首刀、炎首刀、明刀、平首刀、直刀等。主要流通於春秋戰國時期的齊、燕、趙等國。齊刀是齊國貨幣。幣面文帶「齊」字的,有三字刀、四字刀和六字刀。三字刀為「齊法化(貨)」。四字刀為「齊之法化」。六字刀為「齊造邦長法化」。「齊」指齊國都城臨淄。
刀幣的外形與商周生產工具刀削非常接近,是由充當過原始貨幣的刀削演進而成的,一般由刀頭、刀身、刀柄、刀環四個部分組成,刀口部位稱刃口,刀背部位稱刀脊。刀幣上大部分都鑄有文字或紋飾,鑄刀幣名稱面常稱幣面,另一面稱幣背。刀幣鑄材為青銅,主要金屬成分為銅、鉛。春秋戰國時期有相當一些地區鑄行過刀幣,主要有齊、燕、趙等國,齊國鑄行齊刀,燕國鑄行尖首刀和匱刀,趙國鑄行直刀。齊刀幣中形體最大的一種。鑄造齊刀幣用的錢範,主要採用的是含沙陶范,少數使用石范和銅母範翻制的子范。有稱含沙陶范為沙土范、泥陶范的,范體上刀幣型腔與文字大多刻制而成,每枚多數刻制三枚刀幣型腔,刀環下連有流槽,各流槽匯合至總流柄。齊刀幣上的某些特徵與制范材料、工藝和鑄造方法有密切聯繫。齊刀幣上的文字筆劃,直線均挺拔乾脆,曲線則流暢利落。沙陶范所鑄的齊刀幣,文字筆劃橫截面呈三角狀,各枚文字間書寫變化很大,很難發現有兩枚完全相同的。少數為後期用銅母範翻制的子范鑄成,則文字筆劃略顯圓渾。
秦漢到五代是我國錢幣鑄造工藝發展到鼎盛的時期。這時的錢範大抵可分為陶范、石范、銅範、鐵范、鉛范五類。錢範又叫母範,是古代鑄造金屬貨幣的模子,一般稱為錢模。早期錢範的錢模直接刻劃在石、銅質的范材上,也有用陶質刻劃的。錢範有模和范兩種: 模中的錢文陽文正書,為翻制范的工具,多用銅或石制而成;范的錢文陰文反書,范而有溝漕,以便灌注金屬溶液,多用於銅、鐵、陶土或滑石製成。每一個錢範,都堪稱一件精美的藝術品。
秦朝建立后,推行鞏固統一,加強中央集權的政策措施,統一法律、度量衡、貨幣和文字。秦朝在戰國秦「半兩」的基礎上,進一步將其推廣到全國範圍。與刀、布等相比,圓錢較「半兩」錢造型合理,便於攜帶。「半兩」既是面文,又是紀重,這一單位與同時推行於全國的石、斤、兩、銖等衡制單位相匹配,自此,圓錢成為中國貨幣的基本形制,貫穿於中國的封建社會,沿用了兩千多年的歷史。在錢幣史上,不得不說王莽時期的貨幣改革,也為中華民族的錢幣寶庫增加了一份珍貴的遺產。就鑄幣藝術而言,相當部分的莽錢式樣新穎、精雅、文字俊秀,王莽被稱為「鑄幣高手」。
唐之初,仍用五銖舊錢。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始廢隋五銖錢鑄行新錢,命歐陽詢制詞並書寫,以「開元通寶」為文。開通元寶,意思是流通的大(元)寶,是錢文文意的重要改進。兩宋時,白銀日見重要,紙幣也誕生和流通,但銅錢仍佔主導地位,兩宋是中國錢幣史上最複雜的時期。紙幣是元朝的基本貨幣制度,政府開支、稅收用紙幣,民間交易也用紙幣。因此元代鑄行的銅錢,數量既少,錢制也不統一,大小、寶文、錢文結構都不確定。傳世銅錢,除至正通寶部分銅錢和至大通寶錢較多外,其餘大多都不易見到。明代官爐所鑄銅錢為「制錢」,以區別古錢,清朝沿用此稱謂。明代銅錢寶文不稱「元寶」,而稱「通寶」,可能是為避開朱元璋之名中的「元」或元朝的「元」字。清朝是由發祥於東北的滿族建立的國家,大量使用滿文是清代貨幣的一大特點。
中國古代的金屬鑄幣,從先秦時最早的空首布到清代最晚的宣統圓錢,製造方法都是採用金屬澆注的方法。光緒十五年,開始用機器製造制錢;宣統年間,全國各省局幾乎全部停鑄鑄錢,僅戶部寶泉局繼續鼓鑄。清末(光緒二十六年),為仿外國幣制,開始用機器製造中間無孔的「銅元」,又叫「銅板」。由於用機器製造,整齊劃一,不易盜制,所以初期信用很高,因而迅速取代了流通兩千多年的方孔圓錢,中國古代金屬貨幣的歷史也就徹底的結束了。
山東省散文學會龍口創作之家郵箱:sswxhlkczzj@126.com 壹點號龍口文學郵箱:1433050159@qq.com
壹點號龍口文學
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2557861106@qq.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acenms.com/4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