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號周刊#例如,以120元的價格買入某五年期債券共100張,總投資是12000元。當債券價格下跌至118元時,購進200張債券,總投資是23600元。當債券價格跌至115元時,再購進300張債券,總投資是34500元。以此為規劃,共購買了600張債券,這樣每張債券均攤的成本是116.83元。接下來,只要等待市價超過116.83元時再賣出,就可以獲利了。金字塔式操作法既能適用於債券買入,也適用於賣出。投資者在使用此方法前務必安排好自己的資金使用比例,避免自己在投資中不知不覺投入過多,最後影響到成本的攤平。
以上七種主要投資方法並非適用於所有投資者,比如購買持有不能滿足想獲取更多收益的投資者,而等級投資計劃法因步驟較為煩瑣就不適合工作繁忙的人。重要的是,各位投資者在閱讀以上方法后能夠對債券投資有更新的認識,然後結合自身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投資,就一定能達到目標。
債券投資需要注意的四大風險
在大多數人眼中,風險可以和賠錢畫上等號。但在聰明的投資者眼裡,風險中也包含著獲利的機會。從哈佛畢業的女孩宋佳嘉表示:「大多數人都是厭惡風險的,因為他們不是專業的投資者,不會整天埋頭於金融機構的各種繁複的報表中去找投資點。」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如何避開風險可能帶來的傷害顯然更加實用。
債券市場的風險雖不算巨大,若應對不及時也會使投資者蒙受損失。那麼在我國的債券市場中,都有哪些常見的風險需要投資者特別留意呢?
一、利率風險
債券的利率風險,是指由於利率變動而使投資者蒙受損失的風險。
債券市場並非獨立的投資市場,它會受到市場利率的影響:當利率上升時,債券價格就下跌;當利率降低時,債券價格就會上漲。如果投資者不能及時針對利率變化轉變計劃,隨便投資的話,那麼蒙受損失是絕對可以預見的結果。
有的保守型投資者會選擇持有債券直至到期日再進行兌現,只滿足於獲取預期收益,他們沒有意識到,這種投資方式同樣伴有風險。
我們首先要明白,影響利率的因素主要是國家的宏觀經濟調控和央行的貨幣政策,所以利率是漲是跌不是人力能左右的,我們能做的就是如何找到更加靈活的投資方式來應對。
我們可以採取分散債券期限的投資方式,分別購買不同的長短期債券,按比例進行投資組合。如果利率上升,短期債券可以得到獲利機會;如果利率下降,長期債券還可以在這時保持較高收益。這和投資理財的基本概念類似,即「把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里」。
二、物價風險
物價風險是指物價上漲導致通貨膨脹、貨幣購買力下降的風險,從而引發債券貶值。
我國某金融機構曾在1991年發行期限為三年、年利率為10%的債券,但1994年全國進入通貨膨脹,並且通貨膨脹率一度高達24%,結果是持有該債券的投資者的實際收益全部大大縮水,這一情況對後來債券的發行產生了重大影響。
在通貨膨脹期間,投資者應以票面利率扣除通貨膨脹率而得出自己的實際收益率。假設債券利率是10%,通貨膨脹率是7%,那麼實際收益率只有3%。
要想規避物價風險,可以選擇分散投資來分散投資風險,用其他高收益投資平衡可能受到的損失。比如,我們可以將部分資金投資於股票等高收益投資。雖然股市也有風險,但畢竟債券市場與股市並無關聯,不會發生一損俱損的情況,我們恰恰可以利用這一點來平衡投資。
三、變現能力風險變現能力風險存在於除國債之外的其他債券上,指投資者能否在短期內以合理價位順利出售債券的風險。
我們可以預想一下,如果你在手持某債券的同時又得到了其他更好的投資機會,你需要周轉資金所以選擇出售債券,但短期內你似乎很難找到願意以合理價格收購的買家,你無可奈何,只得決定打折降價出手,而且你也並非立刻就能找到買家。這樣不僅在成本上蒙受了損失,還有可能讓其他投資機會白白溜走。
想要規避此項風險的投資者可以選擇購買國債,國債因實力雄厚、廣受大家信賴,所以不必為將來的銷路發愁。另外,我們盡量不要買冷門的債券,雖然有些冷門債券有發展空間,但我們投資是為了讓資產增值,而不是給市場「交學費」。而且,我們還要另備一些現金以備不時之需,避免出現急需變現時轉賣債券的情形出現,因為轉賣通常都不會給原持有人帶來回報。
四、違約風險
違約風險,是指債券發行人不能按時支付債券利息或償還本金,從而給債券投資者帶來損失的風險。違約風險通常發生在企業債券上,這和發行債券的企業的經營狀況有很大關係。當企業陷入虧損時或停止盈利時,往往就難以對債券投資者償還本息。當企業只是違約時,投資者還可以抱一線希望,因為債權人與債務人可以達成延期支付本息的協議,也就是說在未來企業有能力償還本息時,投資者仍然可以獲得收益。但當企業破產時,投資者將有可能遭受部分甚至全部損失。導致違約風險出現的原因通常是發行公司經營不善或信譽不好,應對這種風險的唯一方法就是遠離質量較差的債券。因為一旦這種風險出現,投資者基本上毫無辦法,這就需要我們在投資之前,必須去了解相關發行公司的營業情況、銷售業績、歷史支付情況等,要準確地將質量不高的公司債券及時隔絕在投資範圍之外。另外,即使我們在持券期也不可放鬆監管,要對該公司的經營情況隨時保持了解,以便在出現苗頭之時能及時做出正確的判斷。
每一個投資者都想獲利,但我們在投資時也要擺正心態,當風險來臨時,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有效地規避它。如果我們能夠採取適當的措施合理應對,即使某一次投資沒有獲得多少利潤,但只要我們能在風險中保全資本,就是收穫了。
債券投資者常見的錯誤投資心理
債券在不少投資者心目中是頗為單純的投資方式,要麼投國債要麼投企業債券,投資方式一目了然。其實,人們在債券投資中一樣存在著心理誤區,這些誤區以極為常見的形態存在於我們的意識之中。下面我們列舉五大債券投資的心理誤區,讀者也可以對照一下自身,看看有沒有說中你現在的心理。
一、國債比儲蓄收益高、不虧本
眾所周知,國債的利息收入免征20%所得稅,且利率略高於同期儲蓄存款利率,正是這點成為不少投資者選擇國債作為主要理財工具的原因。其實這就是一種心理誤區,國債雖然優點多多,但並不一定會比儲蓄獲得的收益更多。
我們從時間性質上來說,如果投資者手中有一筆閑置資金,在較長的時間裡沒有其他配置計劃,那麼國債可以成為他投資的最好選擇,但如果投資者手中的這筆資金在短時間內仍有其他用途,或是計劃待定,那麼他選擇另外的投資品種或許更合算。
例如,當我們急需用錢而不得不提前支取國債時,我們不僅得不到利息,還要額外繳納本金的2%作為手續費。顯然,在這種情況下反而是選擇儲蓄更加合理了,起碼儲蓄的提前支取是不需要支付違約金的。所以投資者在選擇投資時不可盲目認定哪個合算哪個不合算,而是要根據個人在未來的資金使用情況分析投資品種的利弊,然後再謹慎出手。
二、國債收益不需納稅在我國,國債收益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持有收益,也就是民眾熟知的不納稅型國債,投資者在投資這個債券時可以免稅得到持有期間所獲得的利息收入;另一種是債券處置收益,就是指在債券市場上轉讓所獲得的價差收益,按照相關規定要求,這種債券是需要投資者納稅的。
所以,投資者在投資前一定要事先分清收益的種類,了解自己具體投資在哪一方面,避免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三、記賬式國債要到期才能兌現
有些人會將國債的特性代入到記賬式國債上面,認為只要是國債就必須等到到期日才能兌現,其實這也是一種投資上的誤區。目前在我國市場上有兩種記賬式國債:一種是銀行間櫃檯記賬式國債,投資者在辦理開戶后可以通過上網或撥打銀行電話進行操作;另一種是在上海和深圳兩個交易所流通的記賬式國債,投資者可以在證券交易所交易,或通過在線銀行來進行業務操作,其操作方法與股票交易是相同的。
不管記賬式國債分為幾種類型,有一點是不變的,就是在債券到期之前,投資者可根據國債市場變動情況來自由選擇買入或賣出。而且,一些急需周轉資金的投資者可以通過國債回購在一天之內完成融資借款。這兩點就將記賬式國債與憑證式國債區別開來。
所以,記賬式國債的投資並非持有到期才最合算,投資者完全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和要求,抓住債券市場上漲的時機交易以獲得更大的收益。如果投資者對交易操作不熟悉,也可以等到到期日再行兌現,一樣可以獲得固定收益。
四、普通投資者不方便投資企業債券
在生活中有很多投資者認為,企業債券不如國債穩定,不是投資的理想對象。其實,企業債券的發行主體雖是企業機構,但也通過證券市場進行交易。為了吸引融資,發行主體機構一般會用高利率作為回報,所以如果投資者能夠選擇一個好的企業債券,也是能夠從中獲得不錯收益的。
另外,需要投資者特別注意的一點是,企業債券的收益不享受免稅,也就是說它需要投資者繳納個人所得稅,所以我們在投資時一定要將這一點考慮在未來的收益中。五、小銀行不如大銀行信譽高
在國債發行的日子,我們或許可以看到這樣一種情形:大銀行門前排起長龍,但不遠處的小銀行則是門庭冷落。是什麼原因讓這些投資者寧願在大銀行排隊等候,也不肯光顧小銀行呢?投資者的回答往往是:「大銀行安全。」其實,國債的發行利率是由國家統一規定的,兩種銀行的服務水平也並無太大差距,歸根結底還是人們的錯誤心理在發揮作用。
中小銀行除了同步發行國債,還會發行企業債券,而此債券的收益率是遠高於國債的。南京銀行曾在2011年做過數據統計,統計結果顯示,當年國債的年收益率為0.9%,而企業債券卻高達4.29%。中小銀行為了吸引客戶,在發行上更偏重於收益率較高的企業債券,而大銀行側重於風險控制,所以一般局限於發行國債。可見,債券收益率和銀行規模並沒有直接聯繫,所謂收益風險的差異其實體現在資源配置的不同上。
投資者在投資時,如果不涉及債券品種的選擇,就完全不需要為發行機構是否安全保險而擔心。不管從哪個發行方手中購買,國債的本質是不會改變的,所以也不會給投資者帶來其他影響。另外,如果投資者打算購買中小銀行發行的企業債券時,建議將配置比例控制在本金的20%-30%。
綜上所述,即使是以穩健著稱的國債在投資時也是需要費一番心思的,如果投資者不能做好自己的資產分配,不了解發行制度,只是抱著隨便的態度投資的話,恐怕是很難獲得相應的回報的。投資者在投資時固然都會有心理誤區或是盲點,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盡量找到這些盲點並認識克服它,這樣才能為我們鋪平以後的投資之路,以防我們掉進原本可以避開的「坑」里。
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2557861106@qq.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acenms.com/4753.html